《小真的长头发》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是部编三下习作策略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文中三个女孩一台戏,用一问一答相交替的方式串起现实与想象的不同场景。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充满天真稚嫩的问答,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戏剧张力。鲜艳明快的画面、妙趣横生的情节、智慧幽默的对白,带领我们走进了一个美妙的童趣世界。
本文的教学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1.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真的长头发可以用来做什么?
2.发挥想象:说一说小真的长头发还能变成什么?用来做什么?
在进行第一个问题的教学时,我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孩子先自主说一说,关键是边说边想象画面,把自己的感受代入到课文当中,读出不同的感受;
在故事进展到高潮部分时,我提出问题:如果你也有像小真那样的长长的头发,你会用它去做什么?一开始有些孩子不知所措,在我自己作了一个示范回答后,小朋友的奇思妙想就出来了,如:我可以用我的长头发去摘树上的柿子;我可以用我的长头发去抓坏人,把他给绑上;我拿我的长头发当滑梯,让我们班的小朋友都从我的头发上滑下去…
有了孩子们的热情参与,后来孩子们的想象越来越活跃,在回答泡沫还像什么时,有的说像棉花糖,有的说像云朵,有的说像小鱼吐的泡泡,……真是五花八门,意犹未尽啊!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把故事情节全盘托出,而是积极地鼓励学生边读边想后面将要发生的故事,鼓励学生将自己比拟故事中的角色,让学生也自然地融入到故事中。
三、不足之处
教学结束后,我发现孩子们对于《小真的长头发》这篇课文的喜欢程度远远超过我的想象,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在读课题是,孩子们就不约而同的拖长了音,把小真的长头发读得很长很长,课堂氛围特别活跃。
另外,他们学习的能力相当强,读图的能力超出了我的估计。同时,我也发现了在设计上及“提问”、“回答”中教师的引导策略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会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实践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这些方面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