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燎原
一本薄薄的小书《微习惯》,一下子就惹得我小鹿乱撞。这正像酒逢知己般,一拍即合。在翻开书的那一刻,直觉告诉我这里面一定有我需要的东西。
我也曾数十年思考过一个问题,到底如何牢靠养成一个好习惯呢?或者在某一天有了想要改变自己的想法之后,习惯就成了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二十一可以成就一个好习惯,这是某个整形医生的论调。不知为何,一经提出,便燃烧到了大江南北。我得知这个理论之后,也在某一天热血沸腾的时候打卡说:“二十一天成就一个好习惯,期待着我的蜕变吧!”瞧瞧,多么富有热情。如果你在朋友圈看见之后,是否也曾跃跃欲试呢?接下来,就是在充满期待中坚持每日打卡。二十一天来临时,我的确还在继续学英语。我信服了二十一天理论。于是乎,除了学英语,跑步,瑜伽,读书也被纳入了行列。每一项我坚持的时间都足够长。少则半年,长则五六年。
到此,我相信很多人都以为这个事情应该就自然而然进行下去了。然并卵,它们最终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它们皆过客。我很沮丧,很伤心。一边开始一边放弃,倒真成了习惯。
直到去年的写作课,写作技巧没掌握多少,反倒是读书坚持了一年。一边坚持,一边忐忑,我担心热情殆尽之后又是一次无疾而终。《微习惯》来的太是时候了。
它一反常规的“内驱力”之说,从意志力着眼,掌控自己从微小入手。我们常常热血沸腾的开始,心灰意冷的结束,正是我们高估了自己的自控力。我们的野心和欲望远远大于能力。过高的期待,漫无目的的展望未来,并未着眼于当下的时刻。脑子里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收获场景,或者说是幻象。怎能不以失败收场呢?作者说,很少有人会一直保持充沛持久的内驱力。倘若没有驱动力,意志力来补,消耗最小的意志力,坚持一件小事,无限重复最终内化。倘若能谦卑的立足于先收获一个好习惯再谈成果,这本身就是收获。
很多时候,我们都太渴望看到成果,这是失败的原因之一。人类大半急功近利,无需自责。所以,对于习惯和收获之间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至关重要。
如果,你想开始读书,你可以从每天两页开始,可以超额。如果你想跑步,可以从五百米开始,何必纠结于三公里,还是五公里呢?如果你想写作,可以从每日五十字开始,写不了两千字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此,你可以开始你所想的任何事情!
最重要的是开始,然后养成一个习惯。以一个微不足道的习惯燎写作之原,燎健身之原,燎读书之原,乃至人生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