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难堪的购物之旅

2019-03-08  本文已影响0人  李利刚

今天去坦洲家具城,想买张上下床。

一般人会去逛大型商超,逛电器城,也许只是纯粹逛逛,而去逛家具城的,一般都是奔着要买东西的目的去的。

销售员当然也清楚消费者的心理,只要敲跨门进来的都是潜在买家,所以他们对于每一个进来的客人都打醒十二分精神。

下雨天的家具城冷冷清清的,人迹寥寥。

憋了老半天,没有业绩的销售员见到我们几个进来,呆滞的眼神瞬间变得清晰发亮。

他们纷纷从店内出来,守候在每家店的门口,一条笔直的过道,齐刷刷站了两排身穿制服的销售员。

我何曾受过这种排场的欢迎仪式呀,有点参加电影首映礼的错觉,就差没铺红地毯了。

但这种高规格的接待之路并不好走。

没错,一开始你会感觉备受关注,享受着服务。

彬彬有礼的销售员会向你问好,微笑的询问你,需要点什么?

谁会拒绝一张微笑的脸?

我说明来意,她便邀请我进去了解他们的产品。

一进去之后,对方又是递水,又是端水盘的,我们只好坐下来,销售员便打开了话匣子。

滔滔不绝的介绍起产品来,从品牌到用料,从设计到舒适度,从生产到知名度等等一系列信息轰炸,令本想简单了解一些的我们猝不及防。

接着又做产品示范,对比同类型的产品。务必要让我们知道他们的产品是世界上最好的。

销售员越是热情殷勤,越让人感觉被架到无路可退的高位上,要是不买单的话,便难以下台。

毕竟混了社会大学这么些年,我倒是沉得住气,意识到这样耗下去不是办法,便委婉的说一句,我们再看看吧,如果合适,我们再回来。

便对老婆使个眼色,赶紧逃离现场。

但还没来得及平顺气息,前方又一位热情的销售员冲面而来。结果又被拉进去老老实实的上了一堂产品课。

更无奈的是,聪明的店员采用了小孩政策,先用糖果和玩具,把小孩哄得服服贴贴的。

大人想离开时,轮到小孩不让了,死活赖着不走。

店员煽风点火的说,你看小朋友多喜欢啊,要么就给他买一张吧。

我感觉又被架在一个好父亲的高位上下不来了。

好不容易狠下心来拒绝了,好不容易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小孩从里面拽出来,匆忙夺门而去。

可在前方还有十几位经验丰富的销售员在守候着我们呢!

我感觉成了一只落单的肥羊,恰好落入了狼群当中,又或是失去孙悟空的唐僧误入了盘丝洞。

当然以上的形容稍微夸张了点,但心理上的感觉确实是真实的。

一边走一边受到许多的干扰,他们的说法让你如雾里看花。同行之间互相评击,为了把自己的产品吹嘘得能上天入地。

作为内行情报掌握最少的消费者来说,很难从中分辨孰真孰假。反正网购的透明度似乎要还要高一些,因为你起码有时间慢慢去进行理性对对。

而在购买现场往往会容易进行冲动消费。

那天我走到第五家店,已是人困馬乏,小孩子又哭鬧連連,我无心恋战,便說买吧!开单!

销售员喜出望外,利索的開好單,刷的一下撕下給我:“15天後交貨。”

花了钱,人反倒松了一口氣。

回去时,一路上遇到之前打过交道的销售员,他们通常会关切的问道:“买到了吗?”

我客气的回:“买过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