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书法家罗远智的小楷创作
艺术简介
罗远智,1977年出生,师从著名书法家赵伯光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兰亭书友会成员,天津市十佳青年书法家,北京翰雍书法学校客座教授,2017年被中国书法家协会评为“送万‘福’进万家”书法公益活动先进个人。
入展获奖情况:
入展《全国首届册页书法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入展《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入展《全国第三届正书大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入展《全国首届楷书大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入展《第五届全国百家书法精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入选《首届皖北煤电杯》全国书法大奖赛(中国书法家协会)
入展《首届沈商文化杯全国书画作品展》(中国书法报)
入展《荣宝斋首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荣宝斋)
作品欣赏
试谈罗远智的小楷创作
郝惠谋
汉魏之际是书体变革的重要时期,也是书法艺术走向自觉的关键期。和几乎所有艺术门类的发展规律一样,书法艺术亦在其未臻成熟的年代表现出任何阶段都难以望其项背的鲜活和生命力。起初,钟繇在朴风尚浓的历史阶段,卓有创见地在书体上进行了新的探索。而后,王羲之又对钟繇新体进行了变革,将其结体易扁为方,进而通过将醇厚朴茂的古典书风推向萧散隽逸的新妍书风而宣告了书体演变的终结,书法技法也由此走向集大成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过程当中,小楷一体从孕育到新生,从古雅到秀美,这一路的演变似乎都显示出异乎寻常的顺其自然。它不同于早一些的八分书,经由古隶的改造才逐渐将篆书的纵势发展成隶书的横势;也不同于晚一些的草书,克服了草隶和章草的滞拙,才慢慢走向后来的今草体格。这种差别,大抵因为小楷一体在古与今的对话中,始终没有出现太多的障碍。因此,纵览小楷一体的演变史,我们看到的是形态上的改变,而鲜有秉性上的更迭。
二王之后,历代不乏擅长小楷的书家,即便是大浪淘沙,也留下了许多有极高造诣的小楷作品。这些作品在风格上的差异班班可考,显而易见。它们可能严谨、可能空灵。但是,它们在精神层面上的追求却高度统一。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件优秀的小楷作品可以被孤立地置于历史长河中的某一点,这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
方寸之间,可以体察天地,一点一画,足以沟通古今。反观当下,受到整个社会的空洞和浮躁的影响,文化领域居然也出现了让人费解的真假难辨:刻意的虚伪和欺骗变得热火朝天、蒸蒸日上;刚刚脱离了伪文化,却尚不能称之为真文化的东西躁动不安,眼看就要沦陷;而真实和深刻却显得越发疲惫和不堪。辐射到艺术领域,或者更直接地说是书法领域,所谓成熟的作品大都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为讽刺的是,这种现象在当代的小楷创作中尤其明显,这是有悖于书法本性的。看不到古今对话,看不到源流始末,我们在欣赏一件小楷作品的时候,还能奢求哪些更加高级的美感体验呢。
前几日,我比较集中地看到了罗远智先生的一批小楷作品。最大的感受是,他的作品有时间性,而这种时间性正是我们当下的小楷创作所缺乏的,也是历代优秀的小楷作品所必备的。我所理解的时间性,不是书写技法上的含义,而是由于融汇古今,绝不偏废而呈现出的丰富和立体所给人带来的一种时间感。
俗套地说,罗远智的小楷创作既不囿于古人,亦不落于时弊。他在这二者之间,虽然往来顾盼,却丝毫没有游离,他的徘徊来自于对古人经典的敬畏,而他的不迷失则源于技法上的精到和性格上的果敢。谈到时间性,很多人会把思考的角度框死在书写的过程当中。可是,我在罗远智的作品中,却读到了一些精神层面,甚至是哲学层面上的静穆。从钟繇到王羲之,从文征明到王宠,罗远智在自己的创作中不仅立足于再现前人的风格,还通过有意识的对照和奋力的糅合,试图讲述小楷一体的流变。我想,这是任何一个成熟的专注在小楷创作上的书家都应该具备的担当。然而,在今天,这种担当太过于模糊,太过于吃力不讨好,已经逐渐被大多数人所忽视。
罗远智先生和我有同乡之谊,长我十余岁,谈不上忘年,也着实算得上兄长。放到整个社会上来考量,书法圈是个极小的圈子。再具体到一个省市,甚至是一个区县,想不熟识都难,大家不是仇人就是朋友,我和罗远智兄当然是很好的朋友。我对他的了解,先于作品的是为人。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字如其人”,像是一个标签,总能准确地贴在大多数人的身上。或许由于我们没能在相识的最初就看到对方的作品,因此,在我的意识里,这样的标签直到最近才终于稳固在罗远智的身上。
关于“书如其人”,已经有太多专门的文章对其进行详备的考证和讨论,我在这里不一一列举这些成果。之所以也谈到了“书如其人”,是有这样的考虑:人和人的交往从来都不是单向或者单次的,我们依靠长期、稳定、甚至频繁的见面和交谈逐渐了解对方,倘若这种沟通中断足够长的时间,我们双方的熟悉程度会经历短暂的减弱。
当然,在重新开始这种沟通的那一刻,这种短暂的减弱会很快消失,快到多数人毫无察觉。我和罗远智先生的上一次见面已经过去了很久,这种熟悉程度的短暂减弱一定已经发生了,然而,在我看到他的十几件作品的时候,这种短暂减弱的消失速度几乎快到让我毫无察觉。我不禁感叹,原来“见字如面”,才是证明“书如其人”的利器。
我素来不擅品评,一篇简陋粗鄙的小文章自然有太多的不到之处,还望罗远智先生批改,也请读者指正。惠谋顿首。
(本文作者系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博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