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每天写1000字中华民俗文化

清明,一种文化的温暖

2017-04-01  本文已影响494人  绛心

清明节,这是一个“细雨纷纷、慎终追远”的日子,也是一个“杨柳飘飘、出城寻春”的时节。

作为节日的“清明”,始于周代,在先秦到西汉时完成,后经过汉魏六朝的发展,至唐代形成规模,宋代正式成为习俗,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是一个今人与古人、生者与逝者、现在与过去、人类与自然进行多重沟通与交流的特殊日子,也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日子,更是一个让心灵享受文化沐浴的日子。

几千年来,人们在清明时节祭扫坟茔,慎终追远,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

清明又至。这一植根于传统深处,缅怀先人追述祖恩的节日,在我们心中激起追忆逝者的波澜。

时至今日,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依然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身处异乡的人们,也会望乡遥拜,对祖先进行追思。

清明常在,民族不老。在清明时节的传统民俗活动,更具文化的味道。

寒食节    寒食节早于清明节,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一般人家要用四碟六碗时馐清酒祭奠祖先。祭完之后,家人和应邀来的亲戚共享酒食,叫“吃清明”。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生机勃勃,正是郊游的好时光。千百年来,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杜甫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的诗句。到了宋代,踏青之风盛行。宋人吴惟信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描写的就是清明郊外踏青的画面。


放风筝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星星,十分耀眼。

在古代,放风筝不仅是一种游艺活动,更是为了祈求放走晦气,消灾解难。许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把自己知道的灾祸疾病写在风筝上,然后等风筝升到天空中时就剪断风筝线,让它随风飘逝,希望带走所有的秽气,带来好运。所以,别人放走的风筝,是不能捡拾的,否则就会沾上晦气。这种习俗,在我国民间又叫“放断鹞”。


荡秋千    起源很早,流行于南北朝,盛行于唐代。所以,古代清明节也称“秋千节”。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点绛唇》词曾描写道:“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后来荡秋千不限于女子,成为男女皆宜的游戏。民俗相传,荡秋千可以驱除百病,而且荡得越高,象征着生活过得越美好。


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又叫植树节、插柳节。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每到清明,不论大江南北,家家户户都要折柳枝插在自家的门楣上,大户人家还要将燕子状的节日食品串在柳条上。前往郊外扫墓的时候,人人都会在自己的衣物上插上柳枝,小孩将柳条编成帽子戴在头上,姑娘们则将柳枝斜插在鬓角,搭乘的车轿上也要插挂柳枝,在《清明上河图》中,就有郊外踏青归来轿顶插柳的图景。

“清明弄柳”这一传统习俗,在宋代达到极致。据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述,宋时清明节里,家家户户门上都插柳条,时称“明眼”。所谓“明眼”并不是祈盼眼睛明亮,而是民俗上的驱邪目的,意是辨明鬼邪,守护家门,具有辟邪震慑之意。

射柳    射柳又称“躤柳”或“斮柳”,是我国清明节的古老习俗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射柳发源于古代鲜卑、匈奴等北方民族古老的祭祀活动,成为古代北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

在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时期,射柳活动传入中原,在宋、元、明以至清中叶时期,它一直十分盛行。它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射柳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射柳是我国古代礼射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民俗、武事、礼仪、游乐、竞技等多种功能。直到清朝中叶,这项活动才渐渐消失。


蹴鞠    流传了二千三百多年。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临淄,蹴鞠已发展成一种在民间广为盛行的娱乐方式。而蹴鞠真正迎来快速发展并广为流行的朝代,在两汉和唐宋。到了汉代,蹴鞠被视为“治国习武”之道。唐宋最为繁荣。

大诗人王维有《寒食城东即事》诗为证:“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描述了热闹的蹴鞠场面。这有“古代足球”之称的蹴鞠,到宋代,此项运动更大行其道,《水浒传》中写了一个由踢球而发迹当了太尉的高俅。在“中庸”传统文化背景下,蹴鞠逐渐由对抗性比赛演变为表演性竞技。人们对蹴鞠的态度,也体现了蹴鞠观念的发展与变化。

到了清代,在史籍上有关蹴鞠活动的记载,就寥寥无几了。


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述,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前,“乐民间清明节斗鸡之戏。”唐代记载表明,斗鸡是清明节习俗。

斗鸡为什么以清明节为盛呢?这是有科学道理的。古人掌握野鸡的生活习性,清明至六月是交尾孵蛋期,雄鸡为择偶厮杀最烈。人们发现清明时节家养雄鸡性情也最烈,若两雄于此时相斗,酣战较他时更为精彩。

清明斗鸡习俗,至今仍存民间。

千年前的古人玩起蹴鞠、射柳、斗鸡这些古老而有趣的游戏;千年后的我们也曾结伴踏青、放风筝,赏不尽的清明春色,道不尽的清明文化。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传统文化是身份、是标志,更是根基。数千年来的清明节,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也成了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纯厚朴素的民德民风,更多地带给人们的是亲情的温暖、精神的温暖、心灵的温暖和文化的温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