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工业大学社会热点想法

李敖:我的躯体消失在岁月中,我的灵魂永生于尘世间

2018-03-18  本文已影响665人  费漠尘

今天,二月二,龙抬头。早起掀开窗帘时,我抬头望了望依然阴沉沉、灰蒙蒙的天空,以此响应龙抬头。然后,心底嘀咕了一下:不知道今天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嗯,我本人及家里都如常,没发生什么事情。如果一定说有点事情,是看到某育儿群里说看电视会让孩子不爱读书和看书之类的言论,我觉得不对,就说这之间没有必然关系。但人家说了,她就这观点,就是不能看电视。我觉得没必要继续交流下去,就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然后,就看到一公众号里说李敖病逝,艾玛,果然发生了一件大事,赶紧百度一下,证实此消息的真伪:台湾作家李敖因罹患脑瘤,于今日(2018年3月18日)病逝,享年83岁。

是真的,紧随霍金之后,李敖在龙抬头这一天,去了。他可真狠,抬个头望望天就行了,竟然连人直接上天上去了。

李敖这个人,他写的东西我看得不是很多,但我知道,他很狂妄,而且我还很喜欢他这种狂妄,因为他非常清楚自己的狂妄,他了解他自己。所以,他敢说在卫生间里看见梦中情人胡因梦如常人一样如厕,就把他对婚姻的美感给破坏掉了这类大实话。他敢说:

我承认有些人了不起,但他们活在我活的时空里,不会凌我而上。

王阳明说他做圣人,他做不到;但圣人做他,也不会超过他。真相在此。

清朝学者李塨说:“交友以自大其身,求士以求此身之不朽。”我一生朋友不多,也不花时间招朋引类,所以“自大其身”,全靠自己吹捧自己。

吃不消我自吹自擂的人应该惭愧,你们本该替我吹的,但你们闪躲,我就只好自己来了。

我吹牛,因为你沉默。

吹乎哉?不吹也!我生也野狐,死也野狼。

不过这只是我闹剧式的宣传,实际上,我是货真价实的。

我留下这本书,正说明了这一点。我不全是写给世俗看的,我是写给自己看的,所以“秘密”,不无自藏自珍之意。摘自《李敖自传》

他这一生,只做四件事:读书、写作、骂人、泡妞。可以说活得非常的淋漓尽致,完全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他,也不在意因此而得罪太多人连朋友都没有。因为他说:

我这种四处树敌的作风,岂不也正是检验“朋友”、验明“朋友”的好法子?

如果“朋友”是这样伪善、胆怯、骑墙、闪躲,这种朋友,也真可有可无了。

我常笑我自己说,别人整天做公共关系讨好人,我却整天破坏公共关系批评人;我的敌人不是一个个出现,而是一窝窝出现,我几乎每半个月就要多出一窝敌人,我真“阔”得很呢!

我为什么这样与人为敌?因为我争是非、不讲俗情、不肯做乡愿。

我的敌人十九都是小人,如果我的朋友不勇于做君子(战斗性的君子),不敢和我做朋友,我觉得我该就此人我两弃,也不错啊!

王尔德(O.Wilde)说世人都疏远了我,而仍在我身边的人,就是我真正的朋友。我年纪越大,越觉得他这种严格的择友标准其实还不够。 

我觉得该改为:我疏远了他们、他们仍挺身为真理而公然站在我身边的人,就是我真正的朋友。看来我悬格太高了。摘自《李敖自传》

他还说:

眼观天下,我在人格上,的确雄踞第一,因为我有“大人格”。

什么是“大人格”?

早在一九八一年,我就提出“人格的两层面”的说法。

什么是“人格的两层面”? 

第一层面是“管仲的层面”;第二层面是“匹夫匹妇的层面”。

“匹夫匹妇的层面”是小市民的层面,是随波逐流的层面,是依附权威的层面,是“庸德之行,庸言之谨”的层面。

“管仲的层面”是大人物的层面、是特立独行的层面、是大无畏的层面、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层面。

这种层面所表现的人格,叫“大人格”;“匹夫匹妇”所表现的,叫“小人格”。

胸怀“大人格”标准的英雄豪杰,都会长期遭到舆论、谣言、群众、世俗的打击。摘自《李敖自传》

这样清醒,并以本来面目活着的人,即使胡说八道,也是很可爱的。我相信,面对离世这件事情,李敖一定会说:我的躯体消失于岁月中,我的灵魂永生于尘世间。

当然,李敖是男人,说的话可能没我说的这么诗意,他很可能直接说:别以为我真的死了,你们尘世间,永生永世都会记得我。因为,我有大人格。

所以,虽然我不太熟悉李敖,但我很喜欢他的狂妄,他的真实,他敢于做别人不敢做也做不到的事情。更何况,人家长得还很帅,年轻时也是小鲜肉一枚。

嗯,再细想想,我和李敖差不多,都敢于做别人不敢做也做不到的事情,我也读书、写字、骂人、谈情说爱。而且,还比李敖多做了一件事情:养育两个女儿。至于其他的更多属于个人生命中的体验,就不能拿出来比了。毕竟,男女有别,哈哈!

除此之外,唯一的区别,就是李敖比我有名。李敖在自传里写道:王阳明说他做圣人,他做不到;但圣人做他,也不会超过他。

所以,李敖做我,也不会超过我。只不过,他命好,比我有名而已。

当然,我也有名,我的名字叫费漠尘。愿以祈祷世间多几个如李敖一样敢说敢做,敢于真实的活出自己生命本质这种方式,来纪念李敖。

愿我们,即使狂妄自大,也能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并敢于承担由此带来的结果。

愿我们,即使没有李敖名气大,也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说自己想说的话而不怕得罪人。

愿一路走好!

后记:我相信,以李敖的性格,他不会希望世人以悲戚的面孔来追悼和纪念他,所以,文字中偶有调侃式的幽默。嗯,就让微笑来替代悲伤,送他一程。

李敖,生于1935年。在北京读小学,1949年随父母去台湾。台湾著名作家,近代史学者。著有《李敖大全集》80册,三千万字。他自己就是一本大书。

本文作者:费漠尘,写作者、家排师、元辰转运师、心灵疗愈师。著有《18岁女孩应该懂的恋爱规则》,工作之余撰写《红楼梦》、《西游记》、历史人物、古诗词、身心灵、爱情故事等文章。针对文中的阐述,属个人观点与感悟,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

更多原创文集,欢迎阅读和收藏:

红楼旧梦(此文集收录漠尘解析关于红楼梦系列文章)

尘品红楼(此文集收录漠尘解析红楼梦文本系列文章)

尘锁红楼(此文集收录漠尘关于红楼梦系列解读文章)

尘锁西游(此文集收录漠尘关于西游记系列解读文章)

读金瓶梅(此文集收录漠尘关于金瓶梅系列解读文章)

尘梦无痕(此文集收录历史故事及历史人物解读文章)

尘梦留痕(此文集收录漠尘古诗词及民国人物解读文章)

尘眼世间(此文集收录两性情感、爱情故事及各类杂文)

写作读书(此文集收录写作技巧分享及推荐书籍读书感悟)

莲心无尘(此文集收录漠尘的画作、诗歌及美食等系列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