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刻意练习——双拼
对于一个渴望成长的人来说,「刻意练习」是一件经常要发生的事情。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好懂,可真要去实践刻意练习,并不容易。起初还好,依靠冲劲能挺一阵,可一旦看不到明显的进步(到了平台期),就容易懈怠,甚至放弃。
怎么办?策略就是,缩短等待时间。具体到技这往往需要降低预期,把原来的「大目标」为一个小目标。典型如运动瘦身。真要实现大目标,比如三个月瘦十斤,可能有些难。可以两周里每天跑步,瘦半斤。但如果这样还是难以执行,可能是因为以前就没有过刻意练习的成功经历,没有足够的信心坚持下去。
这里,就像大家分享一个也许是最容易的,可以收获成功的刻意练习——双拼。
练习双拼的念头,是看了《把时间当做朋友》后冒出来的。作者李笑来在书里把双拼捧得很高。说双拼带来的好处远不止是打字速度快了,还养成了大量记录笔记的习惯,甚至上升到了提升心智的高度。
那就练吧。我练习双拼的时候,已经是智能手机开始普及的时代。用了不到两天时间,就能在手机用双拼和人聊天。一周之内,无论电脑键盘,还是手机触屏,都能流畅输入了。神奇的是,当我用“两字母一汉字”输入的时候,不时会浮现以往“四五个字母一汉字”的体验。大脑不断感受到“又少敲两三下”的快感。尽管当时的真实打字速度未必有以前全拼输入快,但这种少敲了好几下的爽快,却能不停袭来。
真切体会到了“一次付出,终身受用”。
最关键的,这种小成就,让我开始有了“刻意练习”的确有用,“努力确有回报”的信念。
学会了好东西,自然就想找人分享。那便要说说双拼的的优点,也要讲讲双拼的原理。;前一个简单,就说可以节约大量的键盘敲击时间,大约省3成呢。但要说清楚双拼实现的原理,则是有些费脑筋的。在尝试了几次以后,终于有了一个一分钟介绍原理的版本。
双拼,其实就是把汉字输入的过程,拆解为输入「声母韵母」各一次的过程。就拿「过程」两字来说,全拼输入需要按8下按键,即「guo」「cheng」共8个按键,双拼只要输入四下按键即「g」「uo」「ch」「eng」。
等等,哪里来的「uo」「ch」「eng」按键?
原来,双拼输入法把电脑键盘做了处理,起到了一份键盘,两套按键的效果。相当于电脑把键盘敲击做了「奇」「偶」次识别处理。敲第一下,电脑眼里的键盘,是一套声母键盘,即图中的蓝色字。原来「ch」是由韵母「i」按键变身来的。而敲第二下时,电脑眼里的键盘就是一套韵母键盘。即图中的红字。像「eng」就是声母按键「g」变来的。但26个字母还是不够用,于是,双韵母按键就诞生了。那是一些几乎不会与同一声母搭配的韵母,像「o」与「uo」,要么是「luo」(罗),没有「lo」,要么是「mo」(摩),没有「muo」。
有了初步的安利后,不少朋友纷纷入坑,但大约有7成在尝试了一周以后就退出了。问了原因,大都说是不习惯,吃不消枯燥的练习。
有没有办法让练习变得更简单,高效呢?
仔细分析双拼的特点后,发现,声母输入的变化不大,容易记住。但韵母有太多的按键需要记忆与练习了。尽管主流的几种双拼方案都有了记忆口诀,比如小鹤双拼的「快迎两王软草走, 特约秋云为见面」。但这些口诀大都是一个字对应一个韵母。每次练习时相当于在训练 「甲乙丙丁己庚辛」,「甲乙丙丁己庚辛」,「甲乙丙丁己庚辛」…… 有没有办法练习「甲」「甲」「甲」「甲」……「乙」,「乙」,「乙」,「乙」……「丙」,「丙」,「丙」,「丙」……呢?
终于,找到了一个方案,绕口令。比如老龙恼怒闹老农,老农恼怒闹老龙,主要练习了「ao」与「ong」两个韵母。再比如「牛郎连连恋刘娘,刘娘连连恋牛娘。牛郎年年念刘娘,刘娘年年念牛郎」。主要练习了「iu」「ian」「ang」三个韵母。还有像那种一个韵母的变态绕口令,「黑化肥发灰会挥发;灰化肥挥发会发黑」,念起来难,敲起来其实挺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