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不确定性
作者 王静波
摄影 王中奇未来的不确定,常人难以忍受,总想要弄个明白,如果是终将弄不明白的事,一般人就会放弃。比如,创业到底能不能成?这个人会不会一辈子爱我?不见兔子不撒鹰,得不到肯定的结论,一般的人就不会去创业,不会去结婚。不确定性,让人犹疑、徘徊、惶惑、忐忑,心里不安,身体不适,严重的会痛苦不堪,甚至抑郁自杀。
新冠疫情横扫全世界,人类在疫病面前如此孱弱,如此慌乱,如此无序。曾经巍峨耸立的制度漏洞百出,无所不能的科技找不到特效药,人类真正成为命运共同体时,预期的通力合作不见踪影,漫天飞舞着被政治图谋、经济利害、情绪、偏见的力量甩出去的大锅小锅。网上随处可见的恶毒言语、无事生非、指鹿为马、蛮不讲理更让人对秩序、人道、人性发生怀疑。全球范围内疫情何时结束,能否结束,疫情在中国会不会卷土重来?疫苗能否研发出来,研发出来疫苗能否对抗已经变异的病毒?目前仍然不确定。国际政治、经济、外交格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未来的世界是越来越美好还是越来越糟糕,也是不确定的。疫情及疫情导致的后果的不确定性,我们无法逃避,只能面对。
面对不确定性,减小焦虑惶惑,保持内心宁静安稳的有效方法,是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的依据,就是找到那定海神针,那个锚。然后依据确定性采取确定的行动。这种行动既能安抚情绪,又能将事态朝好处推进。
1995年,我28岁,怀孕了。这本是一件大喜事,29岁是女人最佳生育年龄的最后一年,也是我一直计划生孩子的时间。然而几天前我参加了单位体检,照了胸透。据说x光会伤害胎儿,我很是不安。这个孩子到底能不能要呢?我去省妇幼保健院、南方医院、中山三院、中山一院找医生判断,也找自己认识的、朋友认识的医生私下判断。凡是在医院门诊接待我的医生都说风险较大,建议流产,说我28岁,再怀孕生产没有任何问题,但这个孩子谁也不能确定是健康的,风险大。但电话里咨询的医生朋友则说没事,可以生,大胆生。这孩子到底健不健康呢?流产还是不流产?我每天坐卧不宁,看着那些一起等候就诊的准妈妈们骄傲地挺着大肚子,满心欢喜的样子,我眼睛就发红,心酸不已。想着不管他,拖着吧,胎儿长大了,流不了产就不流了。又想这样太草率,万一不健康呢。于是一次又一次去医院,去咨询。最后找了中山三院一个年龄很大看起来很有经验的老专家。他也建议流产,说以后胎儿大了更麻烦。那就流吧,现在就流,反正我们夫妻都在,就这么决定了。医生说你躺到床上。我躺到病床上,突然有尿意,得先去趟厕所。真要失去这个孩子了,我的第一个孩子,很沮丧,很舍不得。回到门诊室,我爱人满脸喜气说孩子可以留住了,医生说照了胸透关系不大。我找到医生,他说尽管不能百分之百保证,这个孩子应该没有问题的。唉,这句话我听过很多次了,谁能给我个确定的结论呢?先回家吧,又开始一轮纠结循环。
我坐在爱人单车后座,风轻轻吹着脸,脸靠着他的背,听得见他的心跳,这世界多美好。我生下这个孩子,如果他(她)是个残疾人怎么办?残疾人就不想活着吗?以残疾人的状态活着总比从未来过世上更好吧?我为什么要流掉他呢,他是残疾人我也会爱着他,我要让他来看看这个世界。刹那间,沉重的担子卸下了。我要生下这个孩子,他肯定是健康的,他不健康我也要生下他。从那一刻起,一个多月以来胎儿健不健康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痛苦纠结烟消云散,不再犹疑彷徨,不再心神不宁。我吃好、睡好、运动好、心情好,满心欢喜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未来仍然不确定,但我有了确定的想法,孩子的生命比健康更重要。有了这个确定的想法,我就可以神闲气定,直面仍然存在的不确定性。
新冠疫情的不确定性其实只是不确定世界的一部分,我们身处的从来就是一个不确定的世界。科学的发展让人类发现了自然和社会很多的规律,帮助人类应对自然和组织社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类俨然是万物之灵长,无所不能,一切尽在掌控之中。然而,人可以掌控的范围其实很小,只是在这个很小的范围内拥有确定性。相对更广阔更深入的世界,人很渺小很肤浅,面对的是无尽的不确定性。人只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只是浩瀚宇宙一颗微小的星球,人类认知所及的范围有限,面对无穷的未知,宇宙的发展、地球的命运、人类的命运,人都无法掌控。星球碰撞、地震、海啸、大气臭氧层黑洞、冰川融化,都可以让人类遭受灭顶之灾。一次飞机失事,一场车祸,一个暴雷,就可以让人殒命。甚至人自己的结构精巧的身体,也是一个神秘的不确定的存在,谁知道哪个部件哪个细胞会在哪个时间出毛病,一个看起来健康的人说病就病了,说没就没了。不确定是人的宿命,我们一直是生活在无数的不确定性中,只是在这种不确定性转化为现实的灾祸之前,我们大都选择无视,自以为生活在一个种瓜必得瓜,种果必得果的确定性世界。因了这种无视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确定性的信念,人们过得心里安稳,健康积极,寻求到各种意义。
新冠疫情走向的不确定性,在每日各种媒体的新闻轰炸中,在每日填报的健康卡里,在出门必戴的口罩里,无处不在,我们无处可逃。不能逃避,就只能适应,只能直面。直面不确定性而不丧失生活的信心与快乐,我们必须找到确定性的依据。
首先,疫情发展不确定中也有了部分确定性。中国的防控切实有效,今天报告首次出现新增0病例,事实说明按照风险等级采取封城、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等手段对截断传染链条具有确定的成效。中国的疫苗研发一步步取得进展,尽管能否最终投入临床使用不确定,但科学家们这种钻研探索的努力工作是确定的。能确定的还有医疗机构治疗新冠病毒的经验和能力不断提高。有了这些确定性,我们无需惊慌失措。作为普通百姓,保持社交距离,外出戴好口罩,就可以确定性的安全。
其次,人生意义的标准是可以确定的。不确定性环境下的人生仍然可以很有意思。人生的意义、意思就在于你见过什么,尝过什么,做过什么。经历越丰富,人生就越有意思。我们有幸生活在和平时代,有条不紊、按部就班是生活的常态,平常人过着平常的日子,波澜不惊。幸运固然幸运,但人生的阅历总嫌单调了些。疫情流行,我们见识了前所未有的封城,体验了不能自由行走的感受,见识了各国的防疫表现,观看了各国政要精英的表演,知道了航班可以说断就断,知道食物才是最重要的消费品,家人才是不可阻隔的人际关系,知道人类并非无所不能,闻到了一分别就可能一辈子不见的风险。以前读着裴多菲“若为自由故,两者(生命与爱情)皆可抛”从不怀疑,现在知道这句诗描述的并不是中国人的价值序列,对于中国人,最重要的是生命,健康活着最重要。对民主政治体制也有了新的认识。学会了网上上课,习惯了网上听各种报告。疫情封住了门,但把屋顶掀开了,我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第三,我们在应对疫情的不确定性中,新确定了许多东西。比如家人与伴侣的重要,我们在足不出户的日子深切体味到相依为命、相濡以沫的含义。没有了灯红酒绿,没有了交际应酬,我们更知道真正挂念的朋友是谁,谁是真正挂念我的人。不能随意出门购物,我们确定了什么才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什么是可有可无,什么是毫无必要的。关在家里,每日里阅读、工作、陪伴家人,明白了心情愉悦不是外在的物质可以保证的,丰富的见识与有趣的灵魂最重要。有了这些新的确定,不仅安抚了新冠疫情不确定导致的焦虑,还能助长以后长远的幸福。
世界范围的疫情发展仍然不确定,世界政治经济外交发展也不确定,什么时候可以恢复集体聚会不确定,什么时候可以摘口罩不确定,到底疫情有没有结束的一天也不确定,但是,我不怕了,不慌了,我能活得有模有样,有滋有味。
205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