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章
今天在群里有这样一个朋友的病例,女,49岁,颈椎疼痛,来咨询后,我们建议排个片子知道严重程度。于是乎,在县级医院检查了一下,诊断为右侧后阻筛窦炎,颈椎骨质增生,C3/4,C4/5,C5/6椎间盘变性并向后突出。
我们知道,颈椎一共七节,第三颈椎对应的是脸颊,外耳,面部骨骼,牙,三叉神经。
第四颈椎对应的是鼻,唇,嘴,耳,喉。
第五颈椎对应的是声带,腺体,咽。
第六颈椎对应的是颈部肌肉,扁桃体。
由此可知,患者不止头痛脖子痛,肩膀有时也会痛,并且还有可能牙疼,胸闷等症状,可能不明显。
以前也有接触过类似的朋友,程度不同而已,前些日子在师傅的传承工作室还见到过一个第一颈椎有点儿突出的,用双手去捋,能够感觉得到一边大一边小。
这个位置一般都是有毛发生长的,所以正常的情况下贴敷膏药是要把头发剪掉的,否则会影响贴敷效果。
然后按照钻节风疗法,还需要适当的正骨,也就是说需要对突出的位置进行按摩推拿复位,运用手法,药酒进行物理治疗,然后贴敷膏药才能够有效的改善目前的疼痛状态。
接着说颈椎问题,我们在苗玉堂骨事汇19中详细说过这个概念。
提问:颈部病到底是怎么回事?
回答:颈椎病目前在医学上是一个比较宽泛的病症,它包括了颈椎骨本身、颈椎间盘和颈椎周围的肌肉、韧带、血管、神经和脊髓等的病变。
不同的年龄阶段病变的主要部位也有所不同,对于中老年人而言,骨和椎间盘的退变基本已经定型了,之所以出现颈椎病往往是因为颈椎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的力量下降,没有办法很好地保持领椎关节的稳定性。
颈部在某一个位置上保持不动时间太长或者活动时动作过快某些关节位置移动后卡住了,这样一来刺激到颈椎周围的神经、血管神经或骨髓,就会引起颈椎病的临床症状。
由此可见,病例诊断中患者49岁,己经步入老龄化行列,且每日里劳作,超负荷的让颈椎周围肌肉和韧带的力量下降,再加上生理年龄与营养的问题,致使增生与突出,若不抓紧时间给予有疗治疗,后期的并发症状会更多,更严重。
这里又涉及到一个治疗的误区,就是小病拖,一般的时候脖子疼也好,腰疼也好,总是不拿着当回事儿,随便吃片止痛片,贴上膏药就了事了。
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方式,因为人体是一部运转正常的动平衡机器,每个位置出现问题都有预警,只有将小问题及时消灭绝于萌芽状态才是最好的治疗,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上医治未病。
师傅田兴秀教授在《中国苗族医学》中曾将疼病分为一两分病,三四分病,五六分病,七八分病,九分病己经是回天乏术了。
100个人中就有70个以上的颈椎病患者。
100个中风病症患者中有90%以上是由颈椎病引发的并发症。
100个脑瘫病症患者中有63%以上是由颈椎病引发的并发症。
100个高位截瘫病症者中有85%以上是由颈椎病引发的并发症。
100个猝倒死亡病症者中有95%以上是由颈椎病引发的并发症。
100个心肌梗塞病症者中有70%以上是由颈椎并引发的并发症。
100个脑血栓病症者中有80%以上是由颈椎并引发的并发症。
100个高血压病症者中有60%以上是由颈椎并引发的并发症。
100个神经性胃溃疡病症者中有75%以上是由颈椎并引发的并发症。
所以我们现代人一定要在一两分,三四分病之前就重视起来,不致于后面发展到五六分病,七八分病。
颈椎疼痛不是小事儿,我们每个人只有一个脖子,是不可再生的,所以上面关于颈椎病引起的各种疾病才要各位足够重视。才不致于以后开刀手术或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