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升级,还能跟买保险扯上关系?
周末去剪了个短发,回来我就哭了
事情是酱紫的
我跟理发小哥哥说
想换个发型
就那种80年代复古风,balabalabala
小哥哥en en en点头,似乎听懂了
等待的过程很美腻
长发落地的那瞬间还有点小期待
结果呢
剪之前想换发型

剪之后想换脸

80复古风,就一定适合我?
(好吧,蜜汁自信是我的错。。)
问题是:不适合我,你干嘛不说
我想要的发型,从刘海到发梢长啥样,你确定清楚。。
好的销售,不是顾客要什么就给什么
需求分析很重要
都说保险都是骗人的,究竟是怎么骗人的
来,跟我一起去看看

来源:保监会官网-消费者投诉案例
科普时间:“104岁”是科学不是噱头,终身寿险设计的初衷是保险时间越长领取越多,未来百岁老人并不奇怪,参考最新的《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00-2003)》,所以设计为104岁作为终身的标准。也就是说100岁也好104岁也罢,都是正常的“合法”数据。
因为普通消费者对保险的认知停留在模糊阶段,或者是业务员并未对产品作解释,才造成了这样“美丽”的误会。
刘女士算是幸运的,下面这位大叔的遭遇就太让人难过了。

来源:某乎网友真实案例分享
父亲爱子心切,先抛开轻信熟人这个问题
看完整个经过,我也不知道这位老父亲想买什么保险,为什么要买保险
如果是一个已经做好自身保障的老父亲
能力范围内买份养老金
通过投保人、被保人、受益人的合理设计
不仅可以解决孩子的养老金
顺便还把自己的养老问题解决了
这份保单将陪伴儿子终身
甚至在儿子百年之后
还可以把保单资产传承给孙子
这样的设计是不是美滋滋

(图片和本案例并未雷同,仅提供设计思路)
(等等,故事不是酱紫的)
真实情况是
老父亲花光家里所有的积蓄
为儿子买了一份几十年之后才能领的保险
(父亲自己有没大病险未知)
万一自己生病不仅没钱治病
5万/年的保费还得继续交
更糟糕的是
如果无力支付保费导致合同终止
已经交的保费并不能全部拿回来
(福利时间到:交了3年,此时能拿回多少钱?欢迎留言区写出自己的思考)
不仅中途退保有损失
而且父亲这个年纪抗风险系数几乎为0
一个家庭的保险规划
永远不是孤立存在的
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保护网
任何一个家庭角色都要考虑
买了并不适合的保险
不知道要买什么保险
或者说买了保险仍然不清楚是保什么
这些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实在太多了



2017年保险消费者投诉数据前三名分别是销售纠纷(占比41.92%)、理赔纠纷(27.73%)、退保纠纷(9.74%)。

来源:保监会2017年度保险消费者投诉数据
• 销售纠纷投诉:主要反映夸大保险责任或收益,未如实说明保险期间、不按期交费后果、解约损失和满期给付年限等重要合同内容,以及虚假不实宣传等问题。
• 理赔纠纷投诉:主要反映核赔阶段责任认定争议、核赔时效慢、核赔金额争议等问题。
• 退保纠纷投诉:主要反映退保金额争议、退保时效慢等问题。
有人会说保险的坑真多
产品本来就复杂
再遇上不专业、没有良知的销售人员
确实。。
找个靠谱的经纪人和找到合适的发型师一样难
但回到上个案例
为什么同样的产品
在不同的两个家庭背景下
达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效果
聪明的你一定能看出来
产品没问题
买错了就是一场灾难
那怎样才能买对保险呢
现在有个词特火
“认知升级”
想买到合适的产品
第一步
请从转变思维方式开始
从产品思维转变成需求思维
买保险前忘掉一切产品
多思考为什么想买保险
希望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是否有长期缴费的能力
对产品责任是否足够清楚
面对销售人员也不妨大胆提问充分沟通
优秀的从业人员经得起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