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其实没那么高贵
4月23日,一年一度的读书日,离中考不足两个月了,读书这个话题重新被提起,具有“点晴”意义。
在耳熟能详的论调里,尤其是古代,“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是仿佛是一项至高无尚的“作业”,成了多啦A梦的口袋。
可是,读书哪有那么高贵?
01读书只是门槛最低的自律习惯
人们常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我们概念里,好好学习就是好好读书。
小时候,父母为了孩子能够好好读书,简直“无所不用其极”,或引诱,或威胁,或恐吓,自以为地编造了一些话,误导了我们:
你不好好读书,你就永远被人踩着上。
你不好好读书,我就把你丢进垃圾桶。
你不好好读书,没有人会喜欢你的。
你不好好读书,信不信我打断你的腿。
你不好好读书,我就不给你买冰淇林了。
殊不知,诸如此类的话语,不仅不能让孩子心甘情愿去读书,反而是心惊胆战地翻书。多少根正苗红的花朵,在含苞欲放之时 ,遭受了冰霜的催残。
想想看,我们多少人是怀着恐惧的心理去上课读书的呢?
其实,读书本质上是一种自律的习惯,既是知识的源泉,也是快乐的源泉。
自古以来,就得到名人雅士的认同的。
明将郑成功就说过;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其实,读书没那么高贵,不需鼓吹有用与否。
但是,读书的用处却是不可磨灭的,它是一种好习惯。不然,自古以来就不会被人们所推崇了。
苏轼曾有言: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
还有唐颜真卿的千古名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读书的最大用处在于无形,它对人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可以让人们抵抗拖延等不良习惯,抵制过多的欲望。
有句话说得特别好,读书是最简便的修为。读书让人修心养性,让人聪慧,摆脱平庸。
林语堂一语中的,他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
读书是我们增加见识,学习做人处事的最直接途径。
我们读书识字接受教育是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知识的文明人,更加体面地生活。
不要再相信什么比尔盖茨辍学成首富、北大清华学子毕业卖猪肉等传说了。
我们需要明白,他们是什么年代的人,处于什么国际环境,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先考上名校,再辍学的。
人比人,比死人。我们大多是平凡的老百姓,不要和少数人相比,要看比例。试看辍学能成功的例子又有多少呢?退一万步来讲,你不读书你就没有高学历,没有高学历想成为成功的人很难,拥有源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