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敏聊学习】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2022-06-29 本文已影响0人
FQxuexinengli
思维能力是各种自学能力的核心,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自学的效果。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是用大脑的思维能力和智慧。
那么较高的思维能力有哪些特点呢?
一、思维的独立性。
指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不为他人的观点所左右。
二、思维的广阔性。
表现在孩子在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时,能够在较大的问题上思考,同时又不忽略有关问题的一切细节。
思维的广阔决定一个人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三、思维的深刻性。
是指能够深入思考问题,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四、思维的敏捷性。
指思维过程中的迅速程度,善于在短时间内作出反应,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办法。
五、思维的条理性。
思维总是有条有理,主次分明,先后顺序。
六、思维的逻辑性。
表现为遵守逻辑规律、规则和要求。
七、思维的灵活性。
指善于根据不同对象和问题,灵活变化思维角度和方法,不拘泥于一种方法或模式。
以上是思维具有的特点。
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孩子的思维能力有着密切关系,小学阶段孩子处在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其思维还依赖于具体内容。
逐渐地,他们的思维会从以具体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思维的主导类型在此阶段发生质变。
这就是为什么,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难度有了攀升,这时是孩子学习的一个转折。
父母要注意此阶段孩子发展的特点。帮孩子找到思维的“突破口”,以及掌握系统思维的要领。
因此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让孩子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2、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的习惯。
3、让孩子学会善于分析问题。
4、让养成善于与所获知识建立联系。
5、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
6、让孩子善于做阶段性总结。
这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