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食粮》:一篇凄楚的译后记
自从做了翻译,词汇量变得很低很低……
低到翻完一整本书,头脑里也只有几个模糊的词语。睡眠,旅行,欲望,和你。
满眼都是蠢蠢欲动,读得手指发烫。
做这本书的过程中,看了好多遍《女性瘾者》,然而电影和书表达的其实完全是两种观念。
不为任何人停留,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因为不想错过除此之外的无数种可能。
这是纪德的逻辑。恶魔一样的逻辑。释放内心的欲望,追寻不可知的未来。
梅纳克,纪德,纳桑奈尔。他们构成了一个环,一种精神上的遗传。梅纳克带领着纪德,走进无涯荒野,明白生活的无数种可能。用浪子的逻辑绑架少年,拆毁常规生活构筑起的三观。没有陪伴,没有相守,没有承诺。因为他们都清楚,每一段相遇都是一场因缘,我们遇见的每一个人都只能在身边一起走完某一段路。
曾经和书里的开头部分一样,因为不知道如何处置日复一日的生活,只好选择不负责任地沉睡。看着天黑到天亮,在凌晨五点头疼欲裂地躺在床铺上,强迫自己睡着,希望不再醒来。睁眼的时候,窗外是沉沉的暮色。那样昼夜颠倒的日子,实在让人绝望。
所以选择出发上路,走向随便什么远方。
“我流下了眼泪,因为再也无话可说。”
面对生活的切肤之痛,实在无话可说。语言浅薄苍白,是所有误解的根源。滚烫的话语刚说出口,就在空气中氧化。纪德写出了这样一本书,他说这是一本关于逃避和解脱的书。当一本书被写出来,做成产品,出版发行,文字就已经像婴儿出生一样,与作者脱离了关系。他不再能左右它的命运。只能被解读,被解释,被误读。我始终没有兴趣站在全局上,纵观纪德的一生来阐释这本书——那是后人自欺欺人的上帝视角。我想要与纪德一起走完这一段路,就像梅纳克带领着他,他又带领着纳桑奈尔一样,平起平坐,同食同寝,那才是对人间食粮最刻骨铭心的感知,那才是切肤之痛的烧灼与震撼。
“你曾经等待着我,而我却浑然不觉。”
我曾经等待着你,不知道你是否也同样等待着我。孤独和欲望消耗了我所有的精力。
谢谢你给我的一切,就像漫长黑夜里的一道星光。
一个月,五万多字,不舍昼夜。一本从未仔细读过也没想过要去读的书。仔细拆解重构。文字晦涩,模糊暧昧,好好的话不好好说,一度让我失去耐心。恶焰滔天。因为行文一盘散沙,在沙漠里无迹可寻,时间急迫,越来越焦躁。
那段时间没法和人说话,满脑子都被这一本书卡住。翻卢梭的时候还觉得是和卢梭一起被关在小黑屋里,不得不听他絮叨。现在翻纪德,感觉就像被强行附体。连梦都不再做。没有对话。只能摸索声线。
好多个彻夜清醒的夜晚。和六小时之外的伙伴们无缝对接。凌晨的时间走得总是格外满,头脑也比任何时候清醒。
“去爱吧,不要担心是劫还是缘。”
我想我会记得这句话。我会记得写下这句话的一瞬间,忙不迭地伸手抹掉眼泪。
翻译的过程中,越翻越觉得,书里都是某一个人。
梅纳克是你,极具吸引力又危险,让人脱离现实生活。也是我。
纳桑奈尔是你,形式上的容器,承载我所有温存和欲望,想要在每一个夜晚靠近你。
8月16日交稿。你看,总还是有结束的一天。
敲完最后一个字。没有欢欣鼓舞,没有热泪盈眶。站起来刷牙洗脸清醒一下,回来就感觉脱胎换骨。
还是有点仪式感的,终于摘下镣铐,不用再被拴在电脑前。好像在深海闷了好久,终于浮出水面。
所以还是忍不住,轻轻说一句翻完了。
“你总是赋予太多事情太多的意义。”
是的啊,因为生活原本并没有意义。
这本书对我有意义。书已经成为商品。但是它会延续。也许永远不会有人知道它守护的秘密。不会有人知道,一个拼命工作的人,在工作中近乎偏执地消磨自己的热情,最后做出来这样的书。
On ne fait pas l'amour. On fait des livres.
有一天我们会死去。爱情和棺材一起入土。棺材外面放着书。
我会被烧成灰烬。你会腐朽成泥土。
但是书还在。
我不知道这会不会是一本成功的书,我甚至不在意这是不是一本被人称作好书的书。
时光倒退五个月,那时候没有亲不敬熟生蔑。那时候一首歌,可以听整整一夜。那时候我仰望一个人,就像仰望天边星辰。
我的白鹿,它又一次看见了极光。
我只知道这是一本耗尽我心力的书,书里的每一句话,都是我自己说不出口的疼痛和释怀。
我流下了眼泪,因为再也无话可说。
“倘若不能再呼唤你的名字,我再也不会写哪怕一行诗。”
见不到思念的那个人,一切都有他的影子。
我们只有一次青春,然后用一生来怀念。
我们不做爱。我们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