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散文《人生感悟ABC》

艺术  人生

2018-09-14  本文已影响27人  立邦柒

“从我的手指中流出的每一个音符,像一粒种子一样播撒到我听众的心田中去。一种什么种子呢?崇尚美的种子,崇尚和谐的种子,崇尚善的种子。”

                                                          ——盛中国

2018年9月7日,中国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先生因心脏病在北京逝世!耳边响起他演奏过的上万遍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凄美的爱情故事在心间流淌。

那是1999年的秋天吧,我当时在一所小学教书。一天下午,学校通知全校学生及正在学小提琴的学生家长到学校礼堂集中,盛中国先生要来学校给孩子们做报告。

盛中国先生?天哪,一个小小的学校能请动这么有名气的艺术大师?不能说小小的学校,因为这是一所上市公司旗下的学校,能在这所学校上学的孩子的家庭在当时来说可以算得上深圳的富豪吧!

礼堂里坐满了人,前半部分坐的是学生和老师,后半部分清一色是背着提琴的学生家长。

盛先生来了,穿着一套深蓝色的西装,里面是一件雪白的衬衣。五十来岁的样子,眉宇间有两道深深的皱纹,不年轻也不算老,可是当时在我眼里总感觉他好像是一个老人,因为当时的我毕竟年轻。

印象中他讲话的声音不大,言语不多,总是一幅深沉思考的样子。报告的很多内容我已经记不清了,但他给我们分享了他的学琴经历却让我终生难忘。

他说学艺术是一件非常艰辛的历程,没有谁是天才,没有谁能够不经过艰苦的训练就能成功,如果家长和孩子没有超出常人的意志,千万不要触碰艺术,个中的辛酸及眼泪非常人难以理解。

因为父母都是搞艺术的,所以在盛先生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开始单独教他拉小提琴,一年365天,唯有大年初一及生病发高烧的时候可以不拉。夏天的武汉酷热难当,蚊虫肆虐,没有空调,没有风扇,一个人夹着一把小提琴,面对着墙壁,笔挺着身体,就这样永远没有尽头地咿咿呀呀从早拉到晚。即便是蚊虫叮咬,也不能动一下,因为稍有懈怠,便是更严厉的惩罚。这样的生活伴随着盛先生的整个成长时代。

没有伙伴,没有童年,没有玩具,除了会拉琴,其他如同一张白纸,这就是我们眼中艺术家的真实的童年!

当然,成功后的盛先生,光彩照人,舞台就是他的天地,音乐就是他的灵魂,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成为大师,受无数人的敬仰!当他站在舞台的中央,伴着璀璨的灯光,沉浸在每一首从自己手边、心中流淌出的乐曲时,或许童年学琴的艰辛早已经抛在脑后了吧。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又有谁人能知道?

如果,如果人生可以重来,如果人生可以自己选择,盛先生,您依然还会选择这趟艰辛的历程吗?

没人知道,无人回答。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千古传颂生生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