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生活在这里

2019-10-15  本文已影响0人  梦千年76
一直生活在这里

或许曾经想到过离开,可是终究未曾远离;或许曾经嫌弃过不够文明还有点落后,可终究还是安然接纳;或许伤得很深,可终究还是爱得深沉!

记事起,我就生活在这里。童年的老家已经被一场大火烧毁,曾经门前空旷的晒谷场早已荒废,一堵围墙里花自开草自长,亦是不知外面天日。记得童年的时候,逢年过节村里就搭台请戏班子唱戏,我们那一排的阳台得天独厚,不用拥挤不用抢位置,谁都遮不住挡不了,俨然雅座VIP。也或许此时,童年贫寒的家境才有那么几天的优越感。而农忙的时候,这里是天然的晒场,稻谷、油菜籽、黄豆豌豆、菜干、萝卜干、番薯干、糖蔗皮、洗过的家具、换洗的被子被套枕巾等,晒场一年四季都不寂寞。秋冬时节,一座座稻草垛便高高砌起,那便是我们灶间烧菜做饭的柴火。假日的时候,这里就成了孩子们冲锋陷阵的战场。而冬日的暖阳投射在这里的时候,我老喜欢端着饭菜靠着稻草堆慢慢地扒,静静地享受阳光的沐浴。

少年时,明白了一些人事。家境的窘迫、父亲的病,使我一度想到逃离,远远地离开。不喜欢出门,不喜欢见人,躲进小楼成一统,蜗居在老家的楼阁,不跟外界接触。透过阁楼向阳的窗户,越过那块空地,一脉浅浅的河流有农家的敞口水泥船停歇,农忙时节,载稻谷、运瓜果、糖蔗,船过处,留下几道水纹,泛起阵阵涟漪。对面的农田稻子绿了,抽穗了,黄了,沉了,割了……之后又是各种蔬菜播种、长叶、茁壮、绿莹莹,风中绿得惹眼、嫩得养眼,不知为啥,有记忆起我就不吃菜,及至近年,才渐渐学会吃点如菠菜之类细条软叶的。放眼眺望,越过斗北斗南的聚居民房,可以悠然见到黛色的南山在天际氤氲缭绕,我常常想着在那山脚下,围一方田园,造几间平房,种点花养点草,采菊东篱,集桂墙下,春桃夏荷秋菊冬梅,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年轻的时候,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也不咸不淡地溜走,繁忙的事务繁琐的工作,也鲜有余暇。河,被填了一条又一条,包括童年门前的那条小河,还有当年阁巷中学前门脉脉流过的小河流,以及二村当日通往平阳等的轮船码头。楼房,越建越多;河道,越来越少。一个地方,有水则灵,有时候晚饭后,和好朋友散步在这块土地兜兜转转的时候,也有点点困惑和迷茫,留下还是离开?生于斯,长于斯,骨子里流淌着乡土之情终究使我不舍离去。总体上,空气是清新的,民风是淳朴的。我听到学生的奶奶恭恭敬敬喊我老师,不少家长真诚地说:“老师,咱家孩子如果不听话顽皮您只管打只管骂”,每回到了课堂,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天真无邪的脸,我的心就仿佛找到了安放之处。看到天的蓝,风的清,水的静,入眼的绿,想挪的心也便消停了。

就这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有时也加班加点。年华似水,青丝染霜,不惑之年,我仍在这里,从未稍离。阡陌交通,鸡犬之声相闻,日不闭户,左邻右舍亲如家人。条条道路,进入小巷皆可相通,高兴两条一线就走捷径,高兴拐个弯就拐个弯,高兴穿出去就穿出去,高兴流连就随处驻足。门前,后院,阳台,有爱养花的人摆弄花花草草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有老人喜欢养些鸡放些鸭生几个蛋给娃儿水煮吃,有开辟园地种上时令蔬菜,四季瓜果不断。屋前房后老树成荫,有枇杷、柑橘、葡萄桃子李,桂花香气远溢,金银花木槿绿树成篱,几畦甘蔗成林,丝瓜棚下纳凉闲话……农村的落地平房,比城市的高楼林立更有温情。出了门,兴之所至,一路前行,迎面碰上一张熟悉的面孔,耳畔隐隐传来几声狗吠,冷不防,追逐嬉戏的孩子从你眼前跑过,一切,发生得那么自然,那么真实的生活滋味。经过五水共治,水,比以前清了;致力于卫生城市的打造和园林城市的创建,环境,比过去宜居了。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田园,还是千百年来的田园,没有多大改变。而恬淡的心,也一如先生的“娴静少言,不慕荣利”。归去来兮,我一直在这里,从未稍离!

一直生活在这里 一直生活在这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