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无法在成功的路上走很远,是因为这一点
前几天看新闻说以色列是联系中国与欧洲各国的枢纽,以色列在中国与欧洲各国的沟通中起到了一个缓冲的作用。
如果中国和欧洲的国家关系进入僵局,那么驻以色列的外交官就去找以色列沟通,以色列在去欧洲各国传话,缓和气氛。
而欧洲也通过以色列来传达对中国的看法与意见,达到各个国家的平衡,实现共赢。
国与国之间都在寻找一个平衡点,试图共赢,我们普通人要做些什么才能走向成功,走的更远呢?
大家都听说过商人李嘉诚,说他做生意明明可以赚八分,但是他只赚六分,让别人多赚二分。
所以每个人都知道,和李嘉诚合作会赚到便宜,因此更多的人愿意和他合作。
你想想看,虽然他只拿六分,但现在多了一百个人,他现在多拿多少分?假如拿八分的话,一百个会变成五个,结果是亏是赚可想而知。
李嘉诚是个精明的生意人,而做生意都是以赢利为目的的,赔钱的买卖没人会做,与别人合作时,自己总是少拿二分,不是李嘉诚没有私心,而是他的生意手段太高明了!
其他生意人因为和李嘉诚合作,每单生意多赚了二分,但李嘉诚却因为少拿这二分而多赚了几百分,这种互相“利用”给双方都带来了好处。
这就是共赢。
据我所知绍兴市的一些琴行,是这样给老师发工资的:第一年五五分,第二年四六分,做满五年的老师三七开,老板三老师七。
所以很多琴行老师稳定,学生也稳定。毕竟做培训行业,最怕的就是老师带着学生跑了。或者花两年培养出来一个老师,老师说走就走了,学生因为换了老师也走了,琴行动荡不安,学生流失严重。
所以绍兴市的一些老板,通过让利来留住老师,从而达到稳定学生的目的,老师长久为他工作,学生长久学习下去,双方都达到了共赢。
但是每一个行业都有恶意竞争,打击对手,试图挤跨对方的人。
大三的暑假的时候,我在广东佛山,跟当地的朋友去玩,朋友跟我说了一个有趣的事情。
她说,佛山是沿海城市,有许多鱼虾蟹,但是抓螃蟹的渔民会在捉到第二只螃蟹以后,就不再盖盖子了。
我觉得很奇怪,问她为什么,难道不怕螃蟹跑了吗?
她告诉我,渔民往往会携带头小肚子大的竹篓,捉到第一只螃蟹后,他们当然会把盖子盖严,以防止螃蟹逃走,但是捉到第二只螃蟹以后,渔民就不再盖盖子了。
因为当有两只以上的螃蟹时,每一只都争先恐后地朝出口处拥去。
但是,竹篓口很窄,只能允许一只蟹通过。
于是当一只螃蟹爬到篓口时,其余的螃蟹就会用那同样威猛的大钳子抓住它,最终把它拖到下层,由另一只强大的蟹踩着它往上爬,尽管篓口一直敞开着,但却没有一只螃蟹能够幸运地脱离牢笼。
我听完觉得很惊讶,这算不算生物界,同行竞争最凶残的?谁都逃不出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竞争面前固然不必讲什么谦让,但竞争的规则却不容随意践踏,如果破坏了共同遵守的竞争规则,有序变成了无序,竞争变成了乱争,那么在无规则的混乱状态下,每一个个体都会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不择手段地攻击,就会出现如螃蟹一样苦苦挣扎到篓口却又再度被拖回深渊的状况。
但是如果螃蟹懂得让步,懂得和平共处,懂得双赢,懂得有规律有秩序的竞争,估计它们早就逃出笼子了。
所以我们不能学螃蟹,自相残杀,恶意竞争,最后谁也活不了。
我们应该试着互惠互利,像李嘉诚做生意一样,懂得让利,让双方共赢。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纵使一个人,才华横溢、能力超群,但是不能较好地融入社会,不善于跟周围的人沟通、协作、互慧互利,他就不会在成功的路上走很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