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独行一思诗文集老农雅舍

【温馨五月,情暖东篱】鸡鸣汤包, 最熟悉的老味道

2020-05-16  本文已影响0人  风之舞555

如果有人向我问起南京的美食,我一定会向他推荐鸡鸣汤包。

叶兆言先生说,南京人在历史上真是太讲究吃了,会吃在六朝古都这块地盘上,从来就是一件雅事和乐事……南京的吃,在历史上所以能辉煌,究其根本,是因为有人能认真地做,有人能认真地吃。

鸡鸣汤包,便是一种有人认真地做、有人认真地吃的美食。

第一次吃鸡鸣汤包,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秋日。那天下午,我们几个初中的小伙伴刚考完试,见时间还早,便骑车来到位于鼓楼的鸡鸣酒家,想去品尝慕名已久的鸡鸣汤包。

鸡鸣酒家店铺不大,排队买汤包的人却不少。好不容易买到了“扉子”,还得拿着“扉子”排老长的队,去窗口取包子。汤包到手,怎么也得花上个把小时。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扉子”是什么?其实它就是一种竹制长条形牌子,上面用毛笔写着所购买的食品名称和数量,是那个年代馆子里的流行物。

当千辛万苦等来的汤包一笼笼摆上桌,小伙伴们个个已馋得喉结不停地鼓动吞咽着清口水了。但见每一蒸笼里,8只汤包冒着热气挨挨挤挤地排在一起,面皮晶莹剔透,肉馅若隐若现,看着甚是可爱精致。

“哎,这包子怎么都是肚脐眼朝下的?”记得当时一位小伙伴好奇地问了一句。

我们可不管三七二十一,只想着大快朵颐地将汤包“消灭”到肚子里。可大家都木里什估(南京方言,稀里糊涂、不得要领的意思)的,有的包子还没用筷子拣到嘴边,里面的卤子都流光了,而有的小伙伴,不小心被包子里的汤汁烫得直咂嘴……

即使这样,鸡鸣汤包那种唇齿留鲜的美妙口感,还是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后来,吃的次数多了,才知道鸡鸣汤包的由来,以及做法与吃法上的讲究。

原来,在老南京心中,有着一个念念不忘的“鸡鸣酒家”,鸡鸣汤包的“鸡鸣”二字正是来源于此。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的市长彭冲调集了南京的名厨点心师,甚至还从苏州请来名师,汇集鸡鸣酒家,在苏式汤包基础上进行改良,形成了甜中带咸、咸中透鲜,更适合南京人口味的鸡鸣汤包。

鸡鸣汤包的精髓,在于制作过程中尽可能保留其鲜美的汤汁。其汤汁采用的,是上等猪腿皮用鸡汤熬制的皮冻,皮冻的熬制极为繁复,需经几十道工序,一块生猪皮才完成它的脱胎换骨,成为点亮每只汤包的“秘密武器”。

鸡鸣汤包之所以肚脐眼朝下,是因为这样上蒸笼汤包,其汤汁就无法向上蒸发,完全保留在汤包肚内。可这也大大增加了包汤包的难度,毕竟一个不小心,汤汁可就全漏走了。

不仅包鸡鸣汤包有技术要求,吃鸡鸣汤包,也堪称技术活。

“轻轻移、慢慢提、先开窗、后喝汤”,不知是谁发明了这一食用要诀:用筷子轻轻地将汤包从蒸笼上移开,再慢慢地拣至嘴边,用牙齿轻轻咬开皮的一角,之后嘴唇呈“O”状,舌头回缩,猛的一吸,香甜可口的汤汁便从味蕾直达内心。

当年我们的小伙伴们如早获取如此“秘籍”的话,也不会吃得那么狼狈。

话说回来,有朋自远方来请吃鸡鸣汤包时,尽管将“秘籍”交待了多遍,总有人抵挡不住诱惑,汤包刚“开窗”便迫不及待地吮汤,结果也是烫得直咂嘴……

于是我独家发明,在“先开窗、后喝汤”之间加了一条“等风冷”,提醒着用嘴向开了窗的汤包里先吹上几口风降温(美其名曰“风冷”),再美美地喝汤。如此,嘴被烫着的人着实少了些。

时光总是会眷顾一些树,一些年复开放的花, 一些老街,和一些在年岁里逐渐安详和伟大的品牌。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城市化的改造,原来的鸡鸣酒家因原址拆迁早已不见了踪影,而深受市民深爱的鸡鸣汤包,在“一度消失”后,却完成了华丽的转身。

如今的鸡鸣汤包,已被评为了“南京老字号”,走上了连锁经营发展之路,几十家连锁门店遍布全市大街小巷,在南昌、扬州、上海等地还开了不少分店。

历史和风尚相遇,陶醉的生活正在发酵。鸡鸣汤包不仅很好地保留了原来的品质与口味,还不断创新出满足不同食客喜好的新品种。

我就非常喜欢吃新推出的菊叶汤包。菊花脑是南京本地特有的一种野菜,当它与鲜美的肉馅完美地揉合到一起,不仅中和了汤包的油腻,而且有股特别的清香。嗦上一口汤汁,更感清爽可口。不知曾三泊金陵、遍尝美食的东坡居士如穿越时空邂逅如此美味,又会在朋友圈留下怎样动人的词句呢?

对于很多老客而言,去鸡鸣汤包店,吃的不仅是味道,更多的是情怀。也许在等待汤包的过程中,他们不经意间往墙上挂着的泛黄旧照上一眈,那藏于时光深处的情愫便如泉喷涌。因为,他们已然用目光嗅出了最熟悉的老味道。

当年的鸡鸣酒家位于食品商店二楼

(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