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想传统文化爱好者道学•国学•养生

身与神:人在世间,犹如一朵火苗精灵的舞蹈

2018-01-07  本文已影响15人  风雨如慧

人体的运行其中有一阴一阳两大主导,分别是心和肾。心为阳,肾为阴。

一个人的心神在身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心神是为生命之火,蒸腾生命精气使其能运行于经脉当中而不沉降凝结,维持着肉体各部分生机和肉体对无形的神的连接和濡养。同时也烧灼肺部吸入的精气以达到精炼分离废气的效果。当然心火的烧灼不能一直不受控制地燃烧下去,所以也需要与作为生命之源的肾水相交。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心火将生命之精蒸腾化气,散布全身,同时也有温肾的作用,使生命之精不会凝固而时时保持灵动、运转自如。另一方面,也稍稍控制一下心火的烧灼,使之温和下来,不至于灼伤自身。

曾经看到别人的修行方法中有这么一段:呼气时令心火下沉于丹田,心肾相交,水火共济。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温阳,可以生气。有利于阴阳调和。

所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是也。

接下来说一下人体的生命精气是如何消耗的。这个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肉体的生长和修复的消耗,而另一部分是主要的消耗途径,是对神的濡养。肉体方面的消耗基本上靠后天的补充就可以了。而神的消耗的量就很大了。

平常我们用眼睛看东西这个动作,其实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眼睛对光线的感应,还有一个就是神对信息的接收。如果光是看着,而无神的话,基本上就像是眼角余光所看到的东西,虽然看到但是不会得到清晰的信息。而看东西对神的消耗这一点,对于近视的人来说,可能会有更深刻的体验。近视眼脱掉眼镜要看清楚东西会比较累,就是神的消耗太多了。我自己练视力的时候,对这些更是深有体会。要看东西都是先用眼睛接收光线,然后心神蔓延而至,才能看得更清楚一些。因为是“手动操作”,比不上自然的收发那么平和,所以心神的消耗更加明显。而平时吃东西的时候,如果是心不在焉,那么你吃过之后也不会清楚的记得那是什么味道。耳朵对声音的接收,皮肤的触感这些都需要神的参与。

人的本质是一组意识,而意识与外界信息的交流都需要神的参与。上面说的是信息的接收,而信息的输出也是由神来主导的,比如,你要说话,需要在脑子里想一下,然后通过心神控制嘴巴发声。你要做什么都是思想走在行动的前面。

所以神对生命的消耗是极大的。平时的一切活动都会劳神。而神则是由心火蒸腾起的生命精气来濡养的。所以在活动时神一直都在抽取生命精气,在思考的时候也一样。只要你心里起任何一个念头,都会劳神而耗气。欲望、杂念、信息都是十分劳神的。

论起对人体的损耗莫过于神,但神的抽取对生命是可持续的。一些小的疾病正是因为神的过度抽取,使身体里的气不足,给了外邪可乘之机,侵入体内破坏肉体生机。而很多的重大疾病则基本上是由情志所伤,也就是说由神的长期过度抽取所致。外邪很难造成那样的伤害,很多时候不过是作为一个引子,引爆了其中的危机。

一个人的神对于人体,就像是一盏油灯上的火苗,不断地汲取着灯油燃烧,而情志的波动就像助燃剂一样,加速了燃烧。人在世间,犹如一朵火苗精灵的舞蹈。人死则灯灭。

所以《黄帝内经》才会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正是因为无欲无念,神不耗气,所以心肾相交之时所生之气得以存留于体内。坚持下去,就能慢慢地越积越多,达到长生久视的目的。我在外散步的时候,身体自然放松,浑身如婴儿般柔软,神情恬淡,思想空无,舌根下就会像源泉一样不断涌出甘甜的口水。这个味道准确的说应该是甘,就像含着西洋参片的那种甘,与中药药性里面说的甘,大抵相通。甘为滋补,这是有道理的。西洋参补气补肾阴。补气主要是补充身体对神的濡养之气,这样也就减轻了肾的生命之精的蒸发负担,也就达到了滋补肾阴的目的。劳神的时候喝点西洋参,补补气是很好的选择。

有一种说法就是用千年老人参来吊命,人在临时之时口含老人参片续命以交代遗言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以老人参的精气来濡养神,让它暂时多在肉体上停留一些时辰。

所以说中医的理论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建立在人们对人体的神和肉体之间联系的深刻认识上的。比之对生命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肉体上而忽略了最重要的神的西医,中医不知高明了多少倍。只是现如今中医的没落又该归咎于谁呢?说来不免让人有些惆怅。

总之了解了生命的这些东西,基本上可以贯通很多中医理论,各种修行、养生之道的诸多法门。颇有一法通万法皆通的几分韵味。古时“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这份风采,这情境,想想都让人心潮澎湃,生出无限向往之情。

这是一个十分广阔的领域,里面的无限风光,只能带大家领略到这里了。每一个道理都可以推开一扇门,大家各取所需吧,我就不多说了,有点费神。

纯理论推导,说的有点乱,请大家多多指教。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