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尚书有感

2017-06-15  本文已影响27人  9ffcdddea9f9

原先不了解《尚书》,觉得它一定是一本神圣深奥的经典,阐述的都是至理名言。然而它其实是一本残缺的上古圣王重要讲话汇编,还不一定是真实的。虽然确实对古代政治和治水工程(《洪范》、《禹贡》篇)起了很大的作用 。

秦始皇焚书,《尚书》是重点整治对象,汉文帝时,重振文化事业,向全天下征求《尚书》专家,只找到了一位在秦朝做过博士的伏生,在他家的墙里找到一部被水泡烂了不少的断简残篇,凑成28篇,搬进了皇家图书馆。

到了汉武帝时,民间又发现了《尚书》中叫做《太誓》的一篇,这就给当时的人们添了不少麻烦。为什么呢?因为原本二十八篇正好配合天上的二十八宿。显得格外高大上,这忽然多出来一篇,把二十八宿的神秘意向破坏掉了。后来,想了个办法,把新添的一篇算做北斗。

到了东晋,梅赜(zé)献出一本《古文尚书》,篇目和原先的《今文尚书》有重合,但还多出来二十几篇。然后有人把它改写成隶书,让它流传。

到了唐朝,唐太宗统一思想,为儒家经典作标准注释本,《尚书》部分就用这部《古文尚书》做底本,这竟然是《尚书》流传下来的唯一版本了。后来唐玄宗让卫包用当时的楷书再做一次改写。卫包对古文字并不太懂,但皇帝既然说他行,他也只好觉得自己行了。就这样,卫包本着“把信送给加西亚”的精神真的交了差。然后刻石立碑,流传久远,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十三经注疏”版的《尚书》正文部分。

你看,一本《尚书》,经历如此坎坷,他已经不是哪个人编写的了,而是历代帝王意志的提现。如果读书知其一不知其二,就会不得要领,事倍功半。

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样,一个局面为何如此,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后面的情况线索可能盘根错节,你不去了解清楚,光是就事论事,如何能够深入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