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楚王世系及震惊朝野的“楚藩风波”
明太祖朱元璋第六个儿子——朱桢,于洪武三年被册封为“楚王”,洪武十四年就藩湖广省武昌府。于永乐二十二年薨,谥号为“楚昭王”。
朱元璋为子孙编定的“明皇祖训”中,楚藩的辈分字号为:孟季均荣显,英华蕴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功。
第一代楚王朱桢育有十子:楚庄王(孟烷),巴陵王(孟熜),永安王(孟炯),寿昌王(孟焯),崇阳王(孟炜),通山王(孟爚),通城王(孟灿)灿,景陵王(孟炤),岳阳王(孟爟),江夏王(孟炬)炬。
第二代楚王孟烷育有四子:楚宪王(季堄),楚康王(季埱),东安王(季塛),大冶王(季堧)堧。
第三代楚王——宪王、康王均无子。
第四代楚王(均钅化)为东安王庶长子,谥号为“楚靖王”靖,育有二子:楚端王(荣氵戒),缙云王(荣淋)。
第五代楚王(荣氵戒)育有三子:楚愍王(显榕),保康王(显樟),武冈王(显槐)。
第六代楚王显榕育有二子:世子(英燿),楚恭王(英火佥)。
第七代楚王(英火佥)育有三子:楚定王(华奎),宣化王(华壁),新安王(华堞)。
第八代楚王华奎育有二子:汉阳王(蕴钅龙),兴国王(蕴铣)。
从洪武十四年朱桢就藩,至崇祯十六年华奎被害,终明之世,楚藩共历八代九王,享国二百六十二年。
历代楚王所出郡王虽多,但年幼早亡的却不少。据史料明确记载的来推算,到崇祯十六年五月,武昌城陷之时,城中除楚王之外的郡王大概只有十位:永安王(容析),通山王(容枘),通城王(盛澄),江夏王(蕴铗),东安王(华凌),武冈王(华增);以及楚王华奎之弟——宣化王(华壁),新安王(华堞);楚王华奎之子——汉阳王(蕴钅龙),兴国王(蕴铣)。其他册封为“将军”“中尉”的王子王孙则多不胜数。“郡王”与“将军”“中尉”的待遇有着天壤之别,但他们在城陷之后的命运却相差无几——大多命丧贼手,只有极少数宗支后裔得以逃脱!
因为明末战乱的原故,世人皆知末代楚王结局凄惨,而另一位结局悲惨的楚王却往往被人遗忘!他就是第六代楚王朱显榕。
朱显榕的大儿子——“世子”英燿,为人“凶残淫恶”,同一班狐朋狗为非做歹远非一日。后因英燿“匿奸宫人方三儿”,显榕大怒,以家法惩处英燿,并扙杀其心腹陶元儿,吴幺儿,余众皆处重罚。
嘉靖廿三年,英燿又私纳“乐妓”宋幺儿,显榕得知后,命人将宋幺儿缢死,并要缉拿英燿的帮凶——刘金。刘金惧罪,便诱唆英燿行“谋逆之事”。次年正月,英燿在自己的宫殿里盛晏显榕,暗遣爪牙田尧,谢六等人伏于殿后。待显榕酒醉之时,谢六手持铜瓜猛击其脑,余者齐入棍棒交下,第六代楚王就这样惨死席间。事发后,朝廷将英燿和相关人犯逮捕解京。当年九月,英燿在北京西市伏诛,刘金等三十多人凌迟处死。这就是震惊朝野的“楚藩宫变”案。
共历八代的九位楚王之中,若论“惨”字,那还真是末代楚王“首屈一指”!他不光是结局惨,就连出生也很惨!其祖父显榕被其伯父英燿杀害后,其父(英火佥)得以袭封第七代楚王。可是直到楚恭王去世,都没有生育一个儿子。正当楚藩宗室为王位继立争吵不休之时,恭王的“承奉太监”郭纶却突然宣布:恭王的侍寝宫女胡氏已诞下恭王的“遗腹子”,而且还是孪生双胞胎。这就是后来的末代楚王华奎和宣化王华壁。自郭纶宣布恭王有后直到华奎继位,其间的流言蜚语就从没断过。可谁曾想,到最后把局势闹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却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万历廿四年八月,京师的一个百户王守仁,上疏妄称:其祖为定远侯王弼,王弼之女为楚王朱桢之王妃。王弼死时其子尚幼,由楚王妃抚养成人,太祖赐予王弼的田产财货皆存于楚府。后来因王家衰微,祖产皆为楚府吞没。当时的万历皇帝正为重建“三大殿”发愁,听闻楚府私吞王氏祖产“八百多万”(全国两年赋税),顿时兴致昂然,急令有司前往核查。后经多方证实:王守仁所奏纯属无稽之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万历三十一年,楚藩宗人——辅国中尉华趆联合二十九名宗人集体上奏:华奎华壁皆非恭王之子,有证人证言可辨其伪。此言一出满朝哗然,万历皇帝着令部、院、抚、按
彻查。最后公布的结果是:查无实据!
有鉴于此,为巴结皇帝、平息事态,万历三十二年九月,楚王以“助工三殿”为由,向万历皇帝捐献白银二万两。因不满皇帝对“伪王案”的处理,大批宗人赶在半路将楚王进贡的白银尽数劫走。后经多路追查,终将为首的多名宗人缉拿归案。可是在提刑审讯时,愤怒的宗人蕴钤和蕴訇挣脱看押,用刑枷将湖广巡抚赵可怀当场打死。案件越闹越大,一时之间朝野震动,后经皇帝授意,三司会审定案。万历三十三年四月,蕴钤、蕴訇被处死,华堆等三人勒令自尽,其余犯案宗人解往凤阳囚禁。
自此,困挠楚王华奎数十年的流言蜚语终于平息。然而经过这些大风大浪的涤荡之后,楚王在楚宗的地位一落千丈。各郡王将军与楚府渐行渐远,楚藩宗室之间的隔阂越积越深,最终沦为一盘散沙!
参考文献《明史》《南明史——钱海岳》《武昌府志》《汉阳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