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女座都是较真的人吗?
文 / 董小琳
“你又不是处女座,怎么这么较真?”
这话要是从深谙星座之道的闺蜜嘴里喊出来的,我一点都不会惊讶。
但是,站在面前指着鼻子说我较真的,却是我的顶头上司……
看来对处女座有偏见的人,不止闺蜜一个。
你也许会说,星座那一套早就过时了。现在流行的是九型人格、DISC测试……什么的。这些理论都是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人们性格特质的,更加透彻准确。比如说,我就是一个典型的C。
好吧,不得不说,从小到大,我们接触过太多种类的性格测试。从心理课上的四种气质类型到12星座,再从各种专业测试到刷遍朋友圈的小程序。大都是通过一些问题的回答,给你贴上一系列标签,告诉你属于哪一种人,有着怎样的行事风格和性格特质。
可结果如何呢?我曾经在朋友圈晒过一张测试结果图,结果收到n多人回复说:咱们两个的结果一模一样。那种感觉就像,世界上还有n多个同样的我,在和我说话。
用类型来划分不同的人格,真的靠谱吗?
今天我们讲解的这本《突破天性》,则对这个问题给出了权威的解答。这本书的作者是布赖恩·利特尔,他曾经连续三年被哈佛大学学生评选为最受欢迎的教授。除此之外,他在TED的演讲也吸引了超过500万的点击,并被誉为2016年特别值得一看的TED心理学演讲。这本书则是将他在哈佛大学开设的人格心理学课程的精华整理汇总,成为能帮助我们拥有更幸福人生的指导手册。
那还等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开启,这段神奇的人格密码之旅吧。
没有人的性格是稳定不变的
经常听某位公众人物说:其实我是一个内向的人。比如说,罗振宇、郭德纲。这些在舞台上一聊就是几个小时的人,却把自己定义为内向?不会有点太矫情了吧?
然而,在《突破天性》这本书的序言中,我们看到了类似的情况,而主人公就是本书作者,布赖恩。别看他在大学里教课,到TED上去演讲,善于带动现场同学们的情绪,也经常和听众互动。但在演讲之前,或者中场休息的时候,他会一个人悄么息地躲到厕所最里面的隔间里,寻找安静。甚至,他要把脚翘起来,防止被别人从外面发现自己的鞋子,而和他隔着隔板聊天。这个形象与大学课堂上,侃侃而谈的教授,相差太远。
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布赖恩呢?
作者说,能够左右我们行为表现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性格因素,而是有三种来源。它们分别是:生物特质、社会因素,以及个人计划。
什么意思?
下面我们一个个来说。
所谓生物特质,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一个人的本质。像郭德纲说自己内向,布赖恩趁着休息躲到厕所里,都是由这种因素决定的。一个人从婴儿期表现出来的性格,就是他的生物特质。并且,很难在以后的生活经历中,有所改变。
那社会因素又是什么呢?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融入到社会的大环境中。这时,一些行为将不再受本质性格所决定,而会根据社会的需要,有所改变。还说布赖恩教授,他的社会属性是大学讲师,自然要能言善道。所以,在课堂和演讲台上的表现,就是在他社会因素的影响下,而出现的。
最后,我们来说说个人计划,又会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
书中讲了一个例子,在饭店吃饭的时候,作者发现邻座的年轻人让服务生一连换了三次牛排,却仍然不满意。这时,你会对这个人产生什么印象呢?
刻薄、较真、不善良,真是个处女座……
好吧,那我们不妨从个人计划的角度,来假设一种场景:这位年轻人本来不是这么不可理喻的性格。之所以会一个再再而三地退换牛排,是因为他想通过这种方式,向同桌的谈判对手表示,自己是个不轻易妥协的人。
这就是个人计划,对具体行动的影响作用。
那么,到现在,你还能说人的性格,可以用几分钟就能做完的问答题来评估吗?还会再说”处女座都很龟毛难相处”吗?
恐怕你不会认可这种武断的结论了。
既然知道了这些,今后我们的性格和行为,能怎样调整和改变呢?
作者在书中说:改变人格,是每个人都会掌握的能力。而生物和社会因素,对于个体来说,往往是固定不可变化的。因此,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通过调整计划,来自由实现自我,从而拥有更和谐的生活。
具体该怎么做呢?
幸福的艺术
想通过调整人生计划,而拥有完美的生活。作者在书中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我们要确定自己的核心计划。
因为能够影响个人生活质量的计划,一定是长期有意义的,所以在改变之前,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核心计划是什么。
那么究竟该怎样判断呢?书中给出了两个方法:
第一, 这项计划能否帮助你表达自我;第二,它是否是一个整体计划的系统。
比如,书中用写书为例。如果你只是想通过写写日常,记录下自己的生活。而没有将它与自己的其他计划联系起来,成功与否也不会对自己的定义产生影响,那么这就不是你的核心计划。
那如果你想通过写书获得更多的金钱与声誉,结识重要人物,向家人证明自己的价值。则是一个标准的核心计划了。
确定好核心计划之后,我们要从重新定义、自我改变,以及背景监控三个方面,对计划进行调整和完善。
还说写书这件事,刚开始你会很自信地认为自己满脑子都是创意灵感,写出一本书来根本不是问题。可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发这个计划的艰难之处。要继续坚持下去,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毅力。
怎么办?
这时,我们可以使用以上三种方法,让计划可持续发展下去。
比如说,重新定义自己。也许你的生物特质是喜欢交际的外向人格,但写书这件事本身需要的是安静内敛。于是,你可以根据核心计划调整对自己性格的认知,告诉自己我是一个内向的人,从而让计划顺利执行下去。
除了自我暗示,我们还可以行动起来:找一个内向性格的人,以对方为榜样共处一段时间,让自己的行为逐渐向对方靠拢。
最后,你可以观察身边的亲友和环境,是否有利于实现计划而发生改变。从而,让你的核心计划更符合实际,更有可能被实现,放大。
好了,到这里,今天我们通过改变性格,来收获幸福的策略,基本就讲完了。除了以上讲到的关键方法和理论,作者还专门针对人格与情景、控制感、健康、创造力,以及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讲解和阐述。如果你对自己的人格究竟是怎样的,又该如何调整的问题感兴趣,不妨找来原书继续研究。
看过这本书,我最大的一个感触是:
很多时候,“我是谁”并不重要。反而,“我应该做什么”才是给自己带来幸福的关键。
每个人都可以在做自己的同时,选择性地“不去做自己”,从而实现生活和工作的双赢。
愿你能通过这篇文章,发现自己人生的更多可能。
欢迎留言。
—END—
不是在读书,就是在码字的小琳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不妨点击下方红心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