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仙指点迷津,猎户甘愿弃枪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容易出奇人异事,比如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桃花源记》正是如此。
鹿儿谷位于大山深处,四面环山,谷中气温适宜,四季常青,因有梅花鹿出没,故名鹿儿谷。
鹿儿谷中住着几十户人家,男耕女织,民风淳朴,与外界鲜有往来,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话说,谷外百里处有个村庄,庄里有户秦氏人家,世代打猎为生,到了秦三省这辈儿,把狩猎技艺发挥到了极致,没有他打不到的猎物。
三省家曾经出了件怪事,想当年他的爷爷出外打猎,一去不归。村里自发组织了救援队,进山搜寻了三天三夜,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人们都以为三省爷爷遭遇不测,早已不在人世,家里隆重举办了丧事,做了衣冠冢,体体面面地下了葬。
这年三省年逾五十,小儿子还未婚配,本想为儿子张罗张罗,突遇父亲病故,按老规矩,要守孝三年,婚事只能搁置下来。
三年守孝期一过,三省琢磨着,该进山打些猎物了,变卖后也好给儿子操办婚礼。
三省打猎跟别人不同,一不打幼崽,二不打怀揣幼崽的动物,三不打不值钱的动物,豺狼虎豹才是他的上选。人说:“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就是这个道理。
这天,三省一大早就起来了,焚香沐浴,在祖宗神像前磕头祷告,望先祖保佑,这次打猎能满载而归。一切准备停当,告别了妻儿,单枪匹马向山里走去。
三省打猎一般没有少于半个月的,身上除带满充足的子弹,就是准备少量的干粮。
他天当房、地当床,渴了喝山泉水,饿了打只野兔烤来充饥。第二天,三省进入了深山,不由提高了警惕。
动物都有它出没的轨迹,三省鼻子比狗还灵,凭着多年狩猎经验,一步步朝大山深处进发。
第三天晌午,三省吃了点干粮,正在山涧里喝水的功夫,眼前出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
一只金黄色的梅花鹿,正在山涧对面低头饮水,两只硕大的犄角正对着三省。
长这么大,他还没见过如此美丽的梅花鹿,简直有点恍若隔世,三省不自觉地揉揉眼,瞪大了眼睛。
金黄色的梅花鹿,身上好像自带一圈光环,简直不是人间之物,三省就差跪下来膜拜了。
他正恍惚间,梅花鹿喝足了水,有意无意,抬头向三省的方向看了一眼,仰头转身,慢慢向山里走去。
三省顾不得水湿了衣服,淌过山涧,朝梅花鹿方向追去。
说也奇怪,不管三省追得怎么急,梅花鹿总是在他几米远的前方,不紧不慢地踱着步,怎么也追不上。
也不知跨过了几座大山,趟过了几条河,三省只记得天色暗了又亮,不知疲倦地,紧紧跟随在梅花鹿身后。
这天来到一座陡峭的大山前,梅花鹿回头望了一眼,点了一下头,转身不见了踪影。三省在山前左右徘徊,怎么也摸不到门径。
只见这座大山高耸入云,像被刀劈一样,笔直地屹立在眼前。山体长满了手臂粗的藤蔓,缠绕在山石间,一直通往山顶。
三省静下心来想想,觉得这事儿蹊跷,梅花鹿好像是故意引自己来到此处。四周根本无路可走,梅花鹿凭空消失,肯定另有蹊径。
既然如此,三省决定斩藤寻路,说干就干,他在梅花鹿消失的地方入手,拔出开山斧,披荆斩棘开始了工作。
开山斧“劈刺啪嚓”一通乱砍,还真叫他寻到了门路,随着藤蔓掉落,山体现出了一道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三省喜出望外,丢下开山斧,侧身挤了进去。
缝隙里黑暗潮湿,他小心翼翼摸索着前行,大约过了一袋烟功夫,眼前豁然开朗。
三省怎么也不敢相信眼前的情景,只见四面大山环抱着一座峡谷,谷内鸟语花香,一座座梯田错落有致,人们在地里耕作着,欢声笑语充满了峡谷。
三省不由自主走上前去,人们纷纷围拢上来,问他来自何处,三省一一作答。
正谈论着,见一鹤发童颜老者,肩头扛着把锄头,由远而近。放下锄头上前开口道:“孙儿可还认识爷爷?”
三省脑袋“嗡”的一声大了,这不是死去的爷爷吗?几十年没见,不但没老,倒显得格外健硕。
老者看着发愣的三省,哈哈大笑道:“孙儿还不拜见爷爷!”
三省心想,这真是大白天见鬼了,慌忙跪下,口中不由问道:“爷爷,你老人家是人是鬼?”周围人闻言,皆哈哈大笑起来。
老者拉起三省,抗上锄头,前头引路,边走边说:“跟爷爷回家,且听我慢慢道来。”
三省迷迷糊糊跟在老者身后,来到了一座茅屋前,茅草屋虽简陋,室内却干净整洁,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老者擦了把脸,坐到三省对面,慈祥地端详着他,好一会儿才娓娓说出缘由。
原来这只梅花鹿是千年修行的鹿仙,当年三省爷爷有幸得到鹿仙点化,自愿留在谷内,为儿孙祈福。
三省爷爷喘口气道:“你爹因为悟性不够,没能得到鹿仙点化,你有幸来到此谷,证明孙儿悟性极高,放下屠刀为时不晚,你见过几个猎户能得到善终的,将来你自会明白。”三省唯唯诺诺点头称是。
老者一脸严肃地说:“还有就是,你这次可以在谷中逗留三日,回去后不得提及我,更不能提及此谷,听明白了吗?”。
三省赶忙回答:“孙儿明白。”
三日后,谷中之人尽数出来相送,三省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鹿儿谷。等出得谷来回头一看,哪还有什么入谷的缝隙,只有手臂粗的藤蔓互相缠绕,密密麻麻。
后来因思念爷爷,他几次偷偷进山寻觅鹿儿谷,最终都无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