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持钻作者创作园论语我就这样学写给自己,关于成长

《卡片笔记写作法》02|哪些卡片,怎么记录

2022-09-03  本文已影响0人  我不可以叫小玉咩
把新写的永久笔记添加在卡片盒中的方法,把每一条笔记都归档在一个或多个相关的笔记后面,如果使用软件可以把一条笔记放在多个笔记后面。如果像卢曼那样用纸记的话,必须将笔记放在最合适的位置,并手写添加其他笔记的链接,看新笔记与哪条笔记直接相关,如果还没有与其他笔记直接相关,就把它放在最后一条笔记之后。

如果说掌握关键技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进步的那1%,那也许对于个人的知识积累,从卡片法开始是一个可以尝试系统性方式。

但其实我有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如果用软件,有两个可能,1.沉迷试用各种软件和摸索新功能,并在收费和免费的状态中反复横跳。2.对软件没有信心,担心再也找不回来3.沦为记录本身,亲手打造又一个“垃圾场”。

如果使用卡片盒,我发现我竟然缺少开始的勇气,或许因为是新的系统让我有点慌,但更有可能是因为我自我怀疑,无论如何,我看完书再决定怎么实施。

听起来我还是在惧怕思考而不是阅读,我还没有搞明白记录的意义,常常把记录变成摘抄,又把摘抄变成誊写,然后无法自拔。

文献卡片盒和主卡片盒:(工作原理)

当读到值得记录的内容时就在卡片的一面上写书目信息,另一面对内容做简要的笔记。(文献)

笔记的诀窍在于,并不是按主题来组织他的笔记,而是以相当抽象的方式给他们编上数字,这些数字没有意义,只是为了永久的标识。如果一条新的笔记可以直接指向上一条笔记的存在,比如评论、更正或补充,或与之相关,他就会把新的笔记加在已有的笔记后面。如果现有的笔记编号22,新笔就为23,如果存在23,他就把新笔记变为22a。根据自己的喜好,用字母和数字组合,中间加上斜线或者逗号,能够分区出许多思想串。(21/3d7a6,21/3d7a7)
每添加一条笔记时都会检查卡片盒中是否有其他相关笔记,以便在它们之间建立可能的联系,直接在一条笔记后面添加新笔记只是方法之一。
另一种方法是,在这条笔记或其他笔记之间添加一个链接,另一条笔记可以在系统中的任何地方类似于互联网的超链接,但它们完全不同。
笔记系统最后一个元素是索引,它会从这个索引中引用一两条笔记,作为进入某个思路或是主题的切入点。

思考是重点,记录为辅助。

我目前的想法是,我需要结一张网。不知道为什么感觉有点回到《这样读书就够了》中的知识架构上,每个认识的点都有可以发散的纬度,这些纬度又可以引申到新的认知。但我知道它们是不同的。

接下来实践是最当务之急的事情,但我想我并没有想好如何操作,比如现在,我就没有办法把第一张主卡片梳理出来,而文献卡片更加无从写起。我需要一个更具体的事例来引导我如何操作。

思考、阅读、理解和提出想法

写是催化剂,把我想好好思考、阅读、学习、理解和产生的想法写下来是第一步。真正理解某件事,需要将它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思考既在自己的脑子里进行,也要在纸上进行。

“无论内部过程如何实施,你都需要了解思维,对外部框架的依赖程度”。——我明显不理解这句话,暂且当做“如果我有想法,就要把它记录出来”的意思来理解吧。

闪念笔记,闪念笔记是需要及时整理成为永久笔记的。(收集)

文献笔记,无论你读什么都要做,笔记写下你不想忘记的内容,或者你认为认为可能自己会在思考或者写作中用到的内容。非常简短,精心挑选,真正理解。把这些笔记和参考书目的细节一起保存在你的文献管理系统中。

永久笔记,打开你的笔卡片和仔细阅读你在第一步和第二步做的笔记。(闪念和文献)思考它们与你自己的研究思考或者兴趣所相关的内容有何联系。不是为了收集,而是为了衍生想法、论点和讨论。新的信息是否与你卡片盒里或脑海里有的信息互相矛盾,互相一致,互相印证或互相补充?是否能把已有的想法结合起来产生新的想法?这些想法又引发了什么问题?你可以为每一个想法准确地写下一条笔记,并向为别人写作一样,使用完整的句子标注来源,提供参考资料,并尽量做到精确,清晰和简短。此时,扔掉第一步的闪念笔记,把第二部的文献笔记放入你的文献管理系统,待所有的重要内容都进入了卡片和后,你就可以忘记他们了。

我理解为筛选和整理闪念和文献笔记,是带有目标性的,是为了某个特定主题而记录。(现阶段我在找自我和当下,不过也可以找关于设计理念之类的主题),要尽量完整地记录永久笔记,这样可以方便日后印证,有理有据。永久笔记实际强化了之前的两种笔记,更重要的是,整理永久笔记有时间约束,一天一次或者在忘记为什么记录这个笔记之前

永久笔记添加方法:

归档,放在最合适的位置,并添加其他笔记的链接,与其他笔记建立联系,也可以放在最后。

给相关笔记添加链接,为了确保你以后能够找到这条笔记,可以从索引页链接到他,也可以在你用来作为某个讨论没话题时的切入点的笔记上做一个链接。

索引的概念还没有完全呈现,所以我现有点懵。我可能理解如何做闪念和文献,但作为永久笔记的部分,我有点混乱,目前看来,永久笔记如果与其他笔记建立联系,可以是索引,这些索引可以链接到不同的文献笔记。

永久笔记是闪念+文献笔记的集合,这个笔记的记录方式在于思考,使用方式在于整理相互之间联系。

而对于写作,我们可以在以上的基础上继续进行。

A.整理笔记看看目前有什么,缺什么,出现了问题。通过广泛阅读来挑战和加强自己的论点,并根据了解到的新信息改变和发展自己的论点,多做笔记,进一步发展思路,看看事情的发展方向。自己跟着兴趣走,一直选择有望获得最深刻见解的那条路。

不要为一个主题进行头脑风暴,而是要看一下卡片盒,看看哪里已经形成笔记链?哪里已经建立了想法群?如果另一个更有希望的想法已经成型,就不要执着于前一个想法,你对某件事情越感兴趣,就会阅读更多,思考的越多,进而收集越多的笔记,最终有可能从中提出问题和想法。(系统思路的行程靠的是积累)

B.一段时间之后,会积攒到足够多的想法去确定一个写作主题,这时主题是基于所拥有的素材,而不是基于即将阅读的文献可能提供的未知想法。思考一下这个主题的内在联系,大部分相关笔记已经有了一定顺序,把它们按顺序排位形成大纲,好看看哪些还不够,哪些是多余的。(积极的思考,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阅读和记笔记,以改进想法论点和架构)根据已有的资料确立主题。

C. 把笔记变成初稿。把笔记们转化成连贯的内容,并将笔记嵌入你论点的上下文中,同时,从笔记中得出你的论点。检查论点中的漏洞,想办法完善或改变论点。

D.编辑、校对文稿。

以上是完成一篇论文的所有步骤,目前看来记录是我可以努力完成的目标。至于论文或者行程有逻辑性的长篇幅文字,也应该从积累和记录下手,这对我来说 也是一种“谁说我必须从头开始?”

剩下的日常工作

阅读并记录笔记

对卡片和中的笔记建立关联

激发新的想法,记下并将添加到讨论中。

发现新的论点中的一个漏洞,于是到卡片系统中去寻找缺失的链接。

关注某一个注脚,细加研究,可能会正在写的论文中加上一条合适的引用。

ps:关注重点很重要,必要时可以直面目标,但大多数人的精力并不能一直保持关注一个点,更多时候可以“以小见大”“举一反三”,总之,阅读可以更灵活,任何笔记都有其价值。

有点像服设概念版的意思,但又更沉稳,集合之前的笔记记录,可以发散、联想加链接,也有文献卡可以佐证。确实听起来是很理想的状态,现在剩下的就是干了。

更重要的内容:卡片写作法是工具,与任何软件一样,我们需要更关注的点是思考,工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记录。所以便捷的工具很重要,但它连1.0的版本都算不上,注意要好好思考,然后重点整理,行程记忆,熟悉自己的系统。

另外,要正确的使用。不仅要知道它是如何工作的,或者说使用它,而且还要知道它为什么有效这至关重要,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它进行调整。

我并不懂这最后的句子,可能需要真正使用起来才能更加了解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