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只道是寻常(八)——我的船界轶事之:归来篇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隔离两周,编辑和发布老徐的“船界轶事系列”,成为我和你们共同期待的事。
仿佛在时光的缝隙中偷取了半月,读娓娓道来的故事,读惊心动魄的潮涌,读静水流深的安宁,读历经岁月磨砺日渐丰厚的坚韧,读身处各地的我们,共同的年华与光阴。
我们,并没有归来,因为,我们从未离开。
隔离十四天中,正好读到王石工作室推销他的新作《我的改变》的网文,虽然一直对这些乘风买卖做得好了,就开始自封人生导师的行为不太感冒,但是他有一句——他已经为这次疫情做了10多年的准备,我觉得所言非虚。他的意思是,他已然10多年不太流于世俗的蝇营狗苟,而专注于研究红烧肉了,哦,不,是潜心游学,更多保持和自己灵魂的对话了。也就是疫情期间的隔离,对他来说,基本和平时的生活没有太多区别。
确实,疫情给了很多人慢下、甚至停下脚步的机会,反思、省思、沉思。
最后7天的轶事录,流水账尔,肯定不是王导师说的思索,却也引起好友圈的“回忆杀”。有兄弟意犹未尽,道是要举报我仍有感染嫌疑,让我再弄个14天,可以有机会看到更多的小道八卦。
远在休斯敦的业界前辈今早激动地提及很多共识的朋友名号,说还可以追加一篇“人物”篇。不错,虽是米小苔花,机缘巧合,也见过很多的盛开牡丹。
比如在我心里真正的海工大师徐秀龙,和其他个别一招鲜吃遍天(甚至不知道他/她的一招鲜已经变成咸鲜,仍然到处倚老卖老)的所谓专家不一样,秀龙兄船舶设计出身,将海工当作毕生的爱好和追求,精于专业,而不拘泥于专业,上可指挥技术千军万马,下可操刀自己审图作画;可以算价格,也可谈合同;心无旁骛兢兢业业,是良师更是益友。他的轶事、趣事、励志事,可说的确实很多。
还有很多性格鲜明、浑身是戏的人物,现在怕还不是说的时候。
说是船界,修船从来并非主流。后来确实也有幸见到非常多的CSSC系统的身出正统名门的船界前辈、专家,与他们的扎实根底、丰富阅历比,我的这些鸡零狗碎,根本不值得一提。有碍观瞻的地方,一定敬请海涵。
隔离文字,多为妄语,呵呵,文责恕不我负。今晚9点一过,一切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