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收录专题

故事||母子俩的“相处之道”(4)

2024-01-02  本文已影响0人  VV清欢小筑

文责自负,纯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第四篇:语言磨合!

周周的母亲体征平稳,出院回家了,一周后的复诊是周周请假代劳的,到了医院,和医生讲明周妈妈身体现状,主要是体力没有恢复如初,不能“长途跋涉”久站久等。

医生需要知道周妈妈血糖、高血压在出院后用全新的药物控制情况,周周直接视频连线周妈妈。

电话接通,周妈妈滔滔不绝地准备将这一周的一日三餐情况,包括药物治疗自测结果,一一念给医生听,医生有些哭笑不得,打断周妈妈:

“阿姨,我只要你跟我说出院时开的药,您吃的有什么问题吗?”

“医生,我都拿本子记下来了,你看我周三出的院,当天晚上我的饭前血压是.......”周妈妈显然是没有理解医生的问话意图。

这下,周周忍不住了:“妈,你就说这几种药你吃得感觉怎么样?血压还有血糖能控制住吗?”

“能啊,我吃的没什么问题啊。”周妈妈回答儿子的话倒是干脆利落。

医生边听边记录,又问了几个问题后,挂断电话。

医生开了药费单据,递给小周说:

“这样,我看着阿姨的身体康复的不错。”

“我妈那嗓门已经恢复好了,吵我训老爸底气可足了。就是腿软,身体无力。”

“这个不要紧,阿姨年纪大,康复地会慢些,但是,一定要让她多走动,不要老坐着老躺着。”

“我妈应该是闲不住的,这个好办,我回去再跟她说说。”

“我换了一种降压药,这个性价比高一些,阿姨把手里开的降压药吃完,就吃这种,吃法遵医嘱,有问题及时复诊,两周后尽量让阿姨过来复诊。”

小周看着手里的药费单和医生确认后,取药回家。将新药的用法和用量告诉老爸老妈,叮嘱他俩继续每天用纸笔记录血压和血糖数值。

这天晚上,老爸过来喊小周,汇报说:

“周周,你妈新开的那个降压药不够吃到下周,医生是不是开少了?”

周周心里疑惑,边走向父母房间,边想:“当时医生是按照两周的药量开的,老妈手里的药还没有吃完,不应该这么快就没有了。”

走到老妈床头,看看是哪一种药没有了。一看一种药确实就剩几颗加一整盒了,拿在手里仔细看看用量,一下子发现问题了:

“这盒药,老妈你一天吃几颗?”

“两颗啊,跟前面吃完的那种一样啊,你不是让我把手里的药吃完就吃这个新开的药吗?”

“真服了你了,我还和你说,这个医生换药了,要看用量啊!这是一天一颗的。你吃了几天了?三天?”

“是的,今天是第三天,我正准备吃,一看这一盒没剩几颗了。明天要开最后一盒了,那复诊前还有几天我不喝降压药了?”老妈一脸无辜地问到。

小周脑袋嗡嗡叫,吓了一大跳,赶紧拿出说明书,查看服用过量禁忌,仔细阅读下来,还好,只说长期过量服用,可能会造成肠胃不适。

小周这才放下心来,忍住心中的怒火,压低声音说:

“妈,我是不是跟你说了,医生给你换药了,服用前要看用量的?”

“我忘记了。以为和前面那种一样剂量呢!”老妈有些心虚地回答说。

算了,小周想想不能再说下去了,再说就要吵起来了。

换一种方式沟通:

“妈,你现在开始把药名记下来,哪天换药的日期也记下来,开始吃新药前,要记得抄写说明书。”

老妈也知道自己的疏忽,差点出事了,听话地把记事本摊开,小周念着,周妈妈记着。

“幸好啊,你这是没药了,还知道问我,要不然你还要连吃好几天呢!妈,你知道吗?一开始我是想给你把药配好的。”

小周慢慢地和老妈聊着天:

“但是,我不想惯着你,你要自己多操心,多动脑筋,多动手锻炼脑子活力,毕竟姥姥就是阿尔兹海默症走的,我不想你的晚年也是这样的情况。”

周妈妈本来还有那么一丝想强词夺理,听完小周的话,良久不语。体会到孩子的良苦用心,点点头,心里产生一丝念头:“我也要自己注意,不要成为孩子的心理负担了!”

看来,母子俩的沟通理解开始有了起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