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动养老”到“主动享老”,文化养老让你拥抱醉美夕阳红!

2020-02-25  本文已影响0人  和睿养老

“每一位老人,都应该有一首属于自己的夜曲~”

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思想家康德曾说,“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老人对养老生活的需求已不仅仅满足于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还渴望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文化养老”的概念应运而生。

文化养老是相对于物质赡养而后起的一种积极的养老理念,能帮助老年群体树立健康积极的老年价值观,同时也是一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人文关怀的养老方式。它能使老人更有尊严、更有获得感,从孤独走向充实,跟上时代的步伐。

1、什么是文化养老?

文化养老是在保障老年人物质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孕育出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养老需求,以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为出发点,达到沟通情感、交流思想、拥有健康身心的目的,这是一种相对于物质赡养而后起的积极的养老理念,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人文关怀。

实际生活中,老年大学是文化养老的一个重要的载体。各地的老年大学时常出现“一座难求”的火爆现象,备受退休老年人的喜欢,老年人对于文化养老的需求颇为旺盛,关于在进入老年大学前后老年人身心变化的新闻报道也时常出现。

海南省老年大学学员刘爷爷,在接受采访时曾说道:“这边(老年大学)比窝在家里强多了,学会跳了之后很享受,精神面貌也好了。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们仍然在学习进步,这样思想才不落伍。我们这叫文化养老!”

更浪漫的是,刘明义和老伴儿的课程多在一个班,放学后,两人经常一起切磋唱歌发音、咬字等技巧,这让老两口儿的共同语言更多了,他们说:“这段时间感觉就像重新谈了一场恋爱,越活越年轻了!”

2、 如何进行文化养老?

和睿为您深入讲解文化养老的几种常见的形式,如唱歌、书法、绘画、摄影、园艺等,及其对老年人身体及心理带来的益处。

唱歌

唱歌是语言与音乐相结合,可以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众所周知,唱歌可以锻炼人们的心肺功能,提升肺活量;同时作为一项全身运动,还可以锻炼全身肌肉,包括面部一些日常生活中不经常活动到的部位,调气、运气的过程也有利于气血的运行。但唱歌对老年人的身体及心理起到的积极作用更不容小觑。

首先,从医学上来说,唱歌能冲开人体横膈膜,利用横膈膜运动按摩五脏六腑,能强身健体、预防疾病,这对具有强烈健康需求的老年人来说,是任何一项运动都无法代替的。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感官会逐渐衰弱,唱歌有利于他们锻炼听力和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

其次,大多数老年人平时生活简单,娱乐活动少,社交圈窄,唱歌可以帮助提升艺术品味,促进社交,在收获志同道合的友谊同时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唱歌也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短短的几句歌词便可抒发出老人内心细腻的情感。心理学也显示:歌唱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疗法,能够释放有助于静心的荷尔蒙,是一剂健康良药。

目前大多数养老机构都设置了音乐厅、卡拉OK室或多功能厅等空间,配有钢琴等乐器设备,也会定期组织合唱等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满足他们文化养老的切实需求。

▲ 泰康之家•蜀园  

园艺

园艺相较于其他的户外活动,所需体力更少,可长久从事,比一般的纯体力户外活动更能达到锻炼身体、增长寿命的作用。众多科学研究均表明园艺与长寿、疾病预防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

《幸福蓝色区域》(The Blue Zones of Happiness)的作者布特尼(Dan Buettner) 在研究全球长寿地区居民的长寿秘诀时发现,全球5个长寿地区的人们都有一项特别的爱好:园艺,他们都喜欢“拈花惹草”,常年养花莳草。

此外,还有澳洲科学家对60岁老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经常从事园艺活动的人,老后患有认知症的比例比不从事园艺活动的人低36%。全球还有很多项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等老年认知疾病所做的初期研究,结果也指向园艺能够延缓这类疾病的恶化。

日常生活中,老人们在“伺候”花草时还可以多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帮助维生素D的合成,延缓骨质疏松,提高身体灵活性。同时,老人们一起打理花草树木时,还可以快速找到共同话题,寒暄问候,探讨养花的小技巧,促进沟通,增近邻里关系。

形形色色的花草树木所创造的感官盛宴,不管是视觉、嗅觉还是触觉都能给老人带来极好的感官刺激,达到降压,给老人好心情的效果, 是良好的情绪直通车。

目前很多城市的养老机构都考虑到园艺对于老年人养老生活的重要性,单独开辟出一片园艺区,供老人自行种植花果蔬菜等,如西安荣华清荷园等;或是在顶楼设置屋顶花园,提供园艺工具供老人使用,在节约空间的同时也满足老人文化养老的需求,如重庆龙湖颐年公寓等。

▲ 西安荣华清荷园—园艺区 ▲ 重庆龙湖颐年公寓—屋顶花园园艺区  

摄影

摄影是一项老少皆宜、四季皆可的兴趣爱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景点或是街道上老人们拿着“长枪短炮”拍摄风景、人文的场景早已不罕见。

摄影给老年人带来的不仅仅只是视觉上的盛宴,还有生理和心理上更多的益处。

首先,拍摄过程无意识地锻炼了老年人的手腕及腿部力量。同时,摄影也需要动脑去取景、构图、后期处理,练就拍摄技巧,有助于老人活跃思维,强健大脑,增强创造力,是难得的一条强身健脑的康庄大道。

和睿曾访谈过武汉的一位王爷爷,他说:”我们自己有摄影小组,平时只要一出门就想带上自己的相机,到处都有可以拍的好风景啊,平时也可以拍拍家里的小孙子。退休了不像以前工作的时候,我们老年人和社会多少有点脱节,平时出去拍拍照片好像感觉自己也无意中更加融入社会了。“

摄影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起到的积极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摄影过程常常需要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老年人外出“采风”的过程自然而然地将锻炼身体和娱乐活动结合起来,提升艺术和审美水平,增加社交、消除老年寂寞感的同时还可以增加见识,促进老年人和孙辈的代际沟通,家庭和睦。

其次,摄影给离退休人员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与智慧的广阔空间,一张好的摄影作品给老人带来的成就感、自信心不言而喻,人至老年,自我实现、价值认可是每位老人内心的渴望,同时父母的状态好,无形中也可以减轻儿女们的担忧。

▲ 泰康之家•申园—摄影墙  

除了唱歌、摄影及园艺之外,还有很多备受大众喜爱的文化养老方式,如写作、绘画、从事志愿者工作等,都可以给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古今中外,有不少耄耋老人著书、科研等,在晚年继续实现自身价值、开启第二次人生的佳话。如杨绛的著作《洗澡之后》便是在98岁才开始动笔。不

仅仅是文化名人,随着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许多普通百姓也逐渐培养起了新的养老观念,参与文化活动丰富晚年精神生活、实现自身价值的意愿日趋强烈,如穿梭于北京大小胡同拍摄对联、门墩以及北京城面貌,以期能为后人留下北京记忆的85岁老人吕宝华,以及遍布地铁站或十字路口等维持社会公共秩序的志愿者老人们。

3、 总结

文化养老可以给老年人带来健康、快乐、品味、自信和魅力,帮助老人摆脱晚年孤独寂寞的状态,提升精神生活的品质,收获焕发文化光彩的晚年生活!

古语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孝”文化盛行的中国,子女们日常的嘘寒问暖自然不会少,闲暇之余还可以协助长辈找到适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老人需要独立的精神世界,属于他们自己的娱乐源泉。

同时,这也在提醒正值青壮年的我们,是否想过自己的养老生活该如何度过?文化养老不仅仅是老年时期的选择,人生重在规划,何不从现在开始培养一个适合老年生活的爱好,储备足够的文化能量,进而在晚年亦可绽放光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