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和公历的区别是什么?

2021-10-03  本文已影响0人  独立寒秋1961

【一】什么叫农历

我国是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它的出现对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农历,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阴历:

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

此外和它相对应的是阳历。阳历:

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闰,每满百年少闰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闰,即每四百年中有97个闰年。(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是固定的)

从古至今使用过的历法,就有一百多种。目前全世界所有华人以及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国家,仍旧使用农历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

【二】如何区分农历和公历

区分的方法很简单。日历上一般都是同时写出阳历和阴历的。

写数字的就是阳历,比如9月12日。写汉字的就是阴历。

比如七月初三。 阳历就是国际上通行的历法,也叫公历。

而阴历是中国等一些国家由农业耕作的规律总结出来的历法,所以也称之为农历。

【三】古代的农历和我们现在的农历一样吗?

都一样,没有区别。一般来讲皇帝在位时,不改年号。

但新皇帝即位时仍然要改,这种纪年法的缺陷是上一位皇帝的末年和下一位皇帝的元年吻合。

比如说“同治14年”就是“光绪元年”,因为这一年是上一位皇帝去世,下一位皇帝即位的同一年。

当然,不管怎么去改,干支纪年始终维持不变。所以只要说某皇帝年号和干支,年代就相当清楚了。

比如说“光绪乙亥”就是同治14年或光绪元年或1875年,同治在位期间是没有过乙亥年的。

【四】古往今来农历和公历各有什么特点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开始采用西方的公历,俗称“新历”,与中国旧有的历法相对。 1949年后则正式采用公元纪年。

中国其他民族有自己的节日,如苗族四月八,壮族三月三,白族三月街等,都是以中国农历为依据。

汉族的传统节日如新年(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盂兰盆节、中秋节等都是以农历为依据。

早期历法 根据不同的农业牧业生产情况需要,分别产生过太阳历法和太阴历法。

农历作为中国传统历法,最早源自何时无从考究,据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国典籍多有记载,现时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

从黄帝历法到清朝末期启用的西历(公历)开始,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过102部历法。

这些历法有很多都曾经对中国文化与现代文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有的历法虽然没有正式使用过,但是它对于养生、医学、思想学术、天文、数学等都起到了一定的重大作用,如西汉末期的三统历和唐朝的皇极历法等。

【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