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觉察”的体验

2019-08-21  本文已影响0人  刘育红86

去年刚刚接触自我成长类的老师和书籍,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觉察”。

刚开始很懵懂的从意识上了解这个词,至于如何真正在生活中“觉察”,其实还是处于没入门的状态,类似于以为自己知道了,实际上还不知道的阶段。

但是开口闭口喜欢说,要时刻保持觉察。

18号带儿子出来旅游,和他单独相处了四天,真的对于“觉察”有了新的体验。

第一个觉察,我的边界不清晰,没有真正尊重他,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在我的潜意识我一直把孩子作为我的附属品,比如我当众把儿子和我发生的事情说出来,当着好玩有趣或者搞笑的故事,不经过他的同意。我和孩子同学妈妈学他抱怨我没有给他买零食的语气语调,在一旁的儿子一下子生气了。当时我第一反应是说出他的感受跟他道歉,以前我并不觉得哪里不妥,反而责怪他喜欢生气。

第二个觉察,我对于在孩子身上发生的失误,并没有真心觉得歉意,还去讲道理袒护自己。比如我今天回长沙的时候,把去张家界的票给孩子,孩子检票的时候被拦住了。我回头去问情况,工作人员不耐烦的说,拿的什么票啊?孩子气冲冲的看着我,我不经思考就说,生气有什么用,换个就好了。突然一下,觉得不太妥,马上道歉。类似的事情以往常有发生。我说,对不起,妈妈的失误,让你感觉很尴尬。这个事情也是源自于我并不重视孩子这个生命体,对于孩子的事情,所以才会频繁出错。如果我真的认真当作一件事情,这种小错误就不会常常发生。

第三个觉察,当孩子和我顶撞的时候,我容易去到愤怒的情绪,而非真正去看见孩子。一旦和儿子有冲突,他当众顶撞我的时候,我会觉得很丢脸,很没面子,而我又不去表达这个感受,而是转化成愤怒和攻击,对着孩子凶。因为这个过程,我和他都不舒服,而且最失落的是,我掩盖了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而像个孩子一样和他互怼,自然没有把事情往前一步推进。

第四个觉察是,我喜欢盲目付出,忽略自己和孩子的真正需求。比如孩子想买这个零食,我不那么心甘情愿,我脑袋里觉得这个对他身体不好之类的。可能是像李雪说的,不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潜意识有可能是嫉妒孩子这么轻易就可以得到满足。而他没有提要求的时候,我为了维护妈妈的好形象,总问他,要不要吃这个,要不要吃那个。他拒绝了,我还要再三确认,其实有的时候是自己想吃。不直接去满足自己,把自己的需求投射给孩子,忽略自己。

这几个觉察也跟我跟自己的关系很相似,也跟母婴关系内化到自己潜意识的关系相似,像生命的轮回推着我不停的重复在自己和孩子身上。

这几天我对“觉察”最深刻的体验,不是自己做的多么好,而是当事情发生,我可以在一瞬间跳出事情(剧情),去观看这部剧,也去看自己或者他人这样做的原因。

这个体验其实让我有些欣喜,一旦能够“觉察”,就会观察很多“剧情”,看多了就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去演这个戏,在我自己看来是一个小小的进步。

我不是一个优秀的“妈妈”,或者其他的角色,但我很期待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并不断进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