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拆不成器读书

和老板谈薪水,该怎么聊

2022-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一本正经地胡说_八道

薪水,是每个打工人最关注的事。但怎么和老板谈,却是每个人最畏难的事。

谁都希望自己多挣点,可多数老板不会主动给人加薪。有些人为了加薪,不小心失业了;有些人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谈,被老板一句话打回去搁置;有些人努力工作想有了成绩再找领导谈加薪,不想HR人事跟你谈福报被优化了。

薪水谈高了,怕崩了,薪水说低了,怕吃亏。到底如何和老板谈,既让我们满意,又让老板接受?

有人说,工作动力不足,是因为给的钱不够。那坚守高薪立场,真的完全正确么?

谈薪资待遇,本质上是一个谈判。对于谈判,单纯的去关注某一两个立场,很难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因为立场很多时候是对立的,双方基于立场的争论,无法达成自己想要的那个结果。哪怕勉强妥协了,最后在落实时,会因为其他利益的不明确,产生更多的问题,让自己感到吃亏,引发冲突。

比如,很多招聘陷阱中,会过分强调我们关注的薪资待遇问题,不谈工作时间、强度、压力、休假等一系列情况。等我们真的加入了,发现根本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月薪过万的代价是全月无休,每天10小时以上的高强度工作,当你意识到上当时,却无力反驳。

坚持薪资立场,忽略了其他条件,只会让自己在谈判中失去话语权。

那如何开展一个双方都满意的谈判,达成自己的心中所愿。在《谈判的逻辑》一书中,给出了“着眼于利益,而非立场”的谈判原则。

[德]弗洛里安.韦 著

哈佛谈判术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着眼于利益,而非立场”。立场说的是你想要什么,利益说的是你为什么想要。在薪资谈判中,你对基本工资的要求为15万欧元,这是你的立场。 但是你的利益可能是比现在赚的多,或者是获得针对更好工作量的补偿,又或者是适当参与分成,也可能是三者兼得。

在谈判的过程中,双方因为目的的不同,展现了不同的立场态度。立场冲突从来不是什么大问题,正如教员当初的评价,立场争执问题,是因为思想不同,对问题的看法不一样。

立场只是一种表态和观点,不是最终的追求,谈判的最终目的是达成自己的利益需求。

简单的说,谈判的立场因利益而生,是利益的代言。搞清楚这二者关系,你会发现,以往过分的强调立场、关注对错,反而是逐本舍末。轻则导致双方对立,重则引发谈判失败。

有人认为,立场与我们的背道而驰,利益也一定与我们的格格不入。其实在大多数谈判中,只要仔细考虑潜在的利益需求,就能发现双方共同或可调和的利益要远远多于相互对立的利益。

比如,图书馆里两个人,一个要把窗户打开,一个要把窗户关上,两个人为了窗户到底要不要打开争执不休,这时管理员走过来,问其中一个人为什么要打开窗户,回答说“为了呼吸新鲜空气”,然后管理员再问另外一个人为什么要关窗户,回答说“怕有穿堂风”。

表面上看起来,这两个人的问题在于他们的立场发生了冲突。既然双方的目标是在立场上达成共识,自然他们思考和谈论的都是立场,这往往使谈判陷入僵局。当管理员只注重他们俩的立场时,一个要开窗,一个偏要关窗,她就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果注意到双方的真正利益,是呼吸新鲜空气和避免穿堂风。那么完全可以把隔壁窗户打开了,同时解决了两个人的问题,既有新鲜空气,又避免了穿堂风。

从诸多成功的谈判案例中可以发现,谈判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谈判的目的,是协调双方,满足彼此需求。

完全可以通过双方的沟通,透过立场找寻到彼此在意的利益点,找到一个同时满足双方需求的点。

当然,立场和利益说起来不同,区别起来却不容易。毕竟成年人的世界夹杂太多的要素与情绪,谈判交流又要通过彼此的观点输出。于是在觉察彼此立场时,容易简单粗暴地理解成,他表达的就是他的利益目的,一不小心就把二者混同。

那区别二者的不同呢?我们可以从特质中找到答案。

1)立场的特质,立场是表面的坚持的观点和主张,属于what(要什么)。它的特点是单一、显性、直接,很简单的表现出来,容易产生情绪。

2)利益的特质,利益是内心真正的诉求和起因动念,属于why(为什么)。它的特点是多样、隐形、间接,藏在立场背后,不仔细挖掘很难找寻全面。

实现“着眼于利益,而非立场”的谈判原则,可以通过依据二者的区别,透过立场看利益的本质,找到双方均满意谈判方案。

一、开放性的交流,把单一变多样。

不要用绝对性、单一的语言去谈判,“我的要求是拥有一个月的假期”,这就是立场式的表达,对于利益而言,要有不止一种可满足的方案,比如“与家人的共享的时间对我尤为重要”或者“能否多一些假期等自由时间”。

二、明确而具体的交流,隐形需求显性化。

避免表达地太过于抽象,仅仅谈“要愉快的工作氛围”,是不够具体的。我们可以交流提问具体工作氛围由什么组成。

三、正面而非负面的交流,避免直接对立的情绪。

说“我不想要任何管理方面的任务”,不仅态度直接,而且表达的内容比较模糊。不如正面回答,我更擅长专业性工作。

因此我们在谈薪资待遇时,没有必要死揪着具体数额不放。我们可以通过以上的交流方式,去探寻彼此的利益需求,从而找到多种可满足的方案。

谈钱别伤感情

比如,“我们期待年薪20万”,“老板只出15万年薪”,乍一看是冲突的立场。

可以先用开放式的交流说,我个人的年度总收入目标是20万,用来保障我的正常家庭生活。再明确而具体的说,我20万的年薪待遇,是因为可以每天工作10小时。最后直接的谈,我希望每周有2天的休息时间,用来享受生活。

这就让老板看到了立场背后的利益,可以加班,但、挣钱是为了享受生活。因此谈判就产生了更多的解决方案,更高的奖金、更多的补休、更好的托儿服务、更舒适的公司用车或休假的允诺。

观点的背后是立场,立场的背后是利益;观点只为立场发声,立场只为利益服务。没有永恒的对错,只有永恒的利益。我们能够透过观点看本质才是最重要的。

成年人的世界,哪有那么多对错,更多的应该是利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