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简书作家文学梦

用文字点亮黑夜,用文字照亮人生。

2019-04-27  本文已影响0人  紫柯的小绿洲
用文字点亮黑夜,用文字照亮人生。

写作是个内敛的功夫,要不停地写写写……今天读书码字听课很有收货,给大家分享点写作干货。

写作有三个认知阶段:

第一阶段,是完全不清楚,只是凭着一腔热血在写,对那些技术层面的东西完全没有概念;

第二阶段,是有一点模糊的感觉,就是写到某个地方,想说的话说完了,知道我该换段落,换例子,换内容了。很模糊,凭着感觉走;

第三个阶段,就是真切的了解自己写的每一句话,了解每段话自己的位置和份量,了解例子和文章主旨之间的关系等等。

这个,就是写作的系统之美。

立体化输入,它解决的是素材库匮乏的问题;

结构性加工,解决的是文章逻辑和套路的问题;

定向式输出,提升作者的文字感觉,语言叙述能力,和对文字的驾驭能力的问题。

01 立体化输入。对于写作系统而言,输入才是写作的第一步。

输入,就是要把每一个对自己有启发的点,别人说的一句话,生活里的一个场景,书里的一个观点,或者是一张触动你的图片,通通记录下来。输入的内容,也就是所谓的素材库,决定了他们文字呈现的方向,以及大众给他们贴的标签。

立体化就是要你充分调动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大脑感知,全面接收让你心动的信息、经验和文字等。

记录工具:随身携带的记录本和手机上的印象笔记APP。

怎么记录?

第一层,让事物更清晰。

比如,你可以用两百个字,把台灯的样子描绘清楚。写一写所在街区的环境变化,或者重述一下你昨天参加宴会时的情景。

把周遭的一切都用文字写一遍,描绘清楚。一些感人的场景,听到一些感人的故事,都可以作为描述训练。不管你写什么,一定要记录那些能够让你的内心“咯噔”一下的东西。很抓人,很揪心。

第二层,让视野更开阔。

就是你从A点出发,往其他方向BCD去延伸。这个环节,我们要做的就是多读。多读影响力较大的公众号文章,这个事情,一定要做,比如“人民日报”、“十点读书”等等。

第三层,让认识更深刻。

这一项训练,是让你的文章脱颖而出的关键。一篇文章的观点是什么?不就是作者本人对事物的认知,看法,或者感想吗?

02 结构性加工。

加工写作方向、加工文章的立意、加工文章的结构。

写作对写作者把控资料的能力要求极高。

对我们而言,不要去管什么新意、俗套。最好的应对策略就是,回归内心,关注自己的想法。你想表达什么,你想在这篇文章中收获什么,就尽力去把它表现出来,呈现出来。我们一旦确定了主题,就好好写,不要在乎一两篇文章的得失,多关注系统的发展。随着系统的发展,素材的充裕,以及认知的提升,你的文章也会是满满的新意。

一切都出自于“你”,你就是最不同的。我们要形成自己的调性,和固定的文路。

03 定向式输出。每天最好固定写点东西出来,才能培养出较好的文字感觉

在写作方向上,我们一定要多尝试。

你的文章代表你自己,是别人认识你的渠道,一定要有品牌意识,所以要好好修改。

如何修改文章?

001文章的几个部分应该要支撑主旨的。

002这几个部分的内容,一定要有内在的联系,从而可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放在一起不突兀。

003例子要完全支撑观点,不能例证不清。

004段落衔接要流畅,语句使用要得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