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何去何从
其实找到了一家文化工作室的工作,我的意向是文职,但招聘者看到我的设计经历觉得会图文编辑而把我招进了公司。
我想法很简单,图文编辑也做过,想着最多简单处理图片,关键是运营小红书和抖音等账号平台,为此我激动的看了《一个广告人的自白》这本书充电,一晚上激动又紧张,觉得这份工作既有挑战又有提升空间。
激动的后果是九点上班的我六点多起来,坐公交时候去了相反的公交站,又重新导航过了天桥找到正确的位置,下车后有换乘,我觉得耽误时间,于是在晨光熹微里散步走到了公司。
即便如此,最后走到公司大门紧闭,等了大概一个多小时,第一天到公司想象中大概是熟悉公司,签劳动合同,交谈工作细节,可是老板太忙,我和同样新进员工两个人参观许久展馆,尽可能的熟悉了解每幅作品的寓意。
边查询边学习,等到后来分配了那个同事工位和工作,我最后到了学员学习处和一位年长同事商量着排版一张长海报,那海报图层比较多,我先翻找层要花时间,又脑子里摸索想着快捷键,时间长固然有些生疏,还好稍微一摸索又上手了。
不过由于文件图层众多,比较卡顿,挪一下转圈圈,心累的不行,埋头不停的排,但是还是效率低的不行,一上午一口水没顾得喝,但是老板是看结果的,结果是不甚满意,还要更好。
其实我一开始追求的是行政类文件工作,后来发展到运营我也想到的是发公众号文章,写小红书文案加图片,抖音短视频剪辑,但是这样一做排版又回到当初我努力的做很多版本,换来老板不停的否决,最后是二十几版,最终定了最初那版。
就是做设计本身各自有各自审美,如果人人都说好看那可能是资深高端的设计师,像我这种排排版,模仿加自己简单创作的的确很难满足每个人审美,我也想一眼惊艳,可惜还没达到,为此我知道自己能力有限而避开了设计。
最后还是做了设计,又开始继续海报,画册等,我内心排斥着这种时刻不停歇的做,到头来再来一句作品平庸的挫败,然后再继续不停的改版,累到不行,还出不来图,显得效率低一样,真的觉得设计难当。
为此我还是决定放弃这份工作,心累身体累,我想找一份哪怕销售不求业绩的那种,也不要这种做好多版本到最后无效的工作,我现在内心倒没着急找工作了,反而静心下来想找一份最后能够有把握做的工作,而不是这种勉强又为难自己的工作了,我也不知道明天工作何去何从,不过慢慢摸索找吧谁知道最后能不能找到合心意的呢,马马虎虎的也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