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之恋》:绝境求生的不是欲望,是爱情
被《南极之恋》感动到了。
当看到赵又廷和杨子姗又一次同时出现在荧幕上的时候,让我想起了2013年的《致青春》。
那时候的陈孝正对郑微说:“我的人生是一栋只能建造的大楼,所以我错不起,哪怕一厘米也不行”。
而在这部影片里他真的差了一小段距离,只是任他疯狂的努力的去追,却怎么都追不回。
《致青春》里陈孝正还说:“总有一天你会明白,人需要先爱自己”。
可在《南极之恋》里,他告诉我们说:“庄子兄弟说反了,相忘于江湖,不如相濡以沫”。
四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当年的陈孝正如今已成了女神的老公,郑微也一脱当年的学生气,只是他们俩在荧屏里告诉我们,原来时间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
我感动当然不是因为南极的风景有多美,相反它一直美的很残酷,也不是因为让我看到了他们俩当年的影子。
我感动是因为我看到吴富春在绝境里拼命的挣扎,不是因为他还没上市的公司,不是因为他基本的求生欲望,而是他的那句“我死了,她怎么办”,是因为爱情。
王菲和陈奕迅曾唱道:“因为爱情,简单的生长,依然随时可以为你疯狂”。就像四年前郑微愿意跟陈孝正一起吃苦,可陈孝正说不愿意。
四年后,他还是愿意了。
02
曾经有个传说叫欧若拉,一种说欧若拉是一头鲸掀起的波涛,飞到了天上,另一种说欧若拉是死去的少女的灵魂,他们都被一个叫荆如意的人所信仰。
做婚庆业务的吴富春为了开创新的婚礼形式,于是搭乘飞机飞往南极,在飞机上同坐的还有荆如意和一名学者。
结果飞机在南极上空遇到极强气流导致机翼结冰而坠机,驾驶员和学者都在坠机中身亡了,吴富春掉出舱外因座椅的保护而完好无损,荆如意却被机门压断了腿。
他们所掉落的位置恰巧是海面,偏离航线太远,手机没有信号,不论近处还是远处都只是一片白茫茫的雪,两人第一次感受到了绝望。
后来吴富春无意中发现了一间小木屋,里面有过期的罐头等食物,还有一个可以用柴油来发电的电机。
搬进木屋后荆如意计算出中国南极科考站离木屋的距离,只是不知道具体的方向,而且此时的南极处在极昼期,再有75天就是极夜,如果极夜之前没能找到科考站,就意味着死亡。
因为荆如意的腿受伤了,所以只能吴富春一个人在这75天里一个方向一个方向的去找。
吴富春说:“我怕风停,风停了,这里就没有声音了,我也怕风起,风一起,身后的脚印都没了”。
一个是在外冒生死的探险,一个在木屋内无奈被折磨的等待,每一片刻,都有可能被绝望压过。
03
影片最感人的几个片段就是在吴富春寻找科考站的过程,荆如意对吴富春说:“如果过了两天你不能回来,我就选择自己解决掉”。
后来吴富春在钓鱼的时候掉进了冰缝里,狭窄的冰缝里黑暗,寒冷,掉进去基本上就没什么生还的希望,而且冰缝的最上层还一层厚厚的冰。
等不到吴富春的荆如意选择了割腕自杀,因为每多一秒的等待都是痛苦。幸好吴富春艰难的爬出了冰缝,救了倒在电机旁的荆如意。
二人四目相对,饱含泪水,吴富春说:“如意,我们活下去好不好”。因为活下去,他们成为了彼此的希望。
两人的关系是在吴富春出去搜寻的时候,忽然间接失明了才发生微妙变化的。在南极雪地对日光的反射率接近于百分之九十五,基本上就等于天天看着太阳。
那段时间荆如意对吴富春的照顾让两人的感情升温,爱情也就从那刻开始了。
只是在那种绝境里,爱情只是为彼此谋生还的希望。尽管在后来吴富春很认真的在世界尽头向荆如意求婚,可荆如意依然不愿意,因为她只想他好好活下去。
我们都知道那是另一种特别的爱的表达。
荆如意是爱吴富春的,在吴富春掉进海里全身被冻僵荆如意用自己的身躯帮他恢复体温,在吴富春出发最后一个方向的时候,她亲自写了本《南极生存指南》,甚至放进了自己一直佩戴的玉菩萨。
以及荆如意读聂鲁达的那首诗,“当我安息时,我愿你活着,我等着你,愿你的耳朵继续将风儿聆听,闻着我们共同爱过的大海的芬芳,继续踏在我们一起踏过的沙滩上”。
只是她只愿用这份深沉的爱,给对方活下去的希望,一个生还的机会。
04
影片的最后吴富春找到了科考队,可是就在科考队驾驶救援车到达小木屋的时候,忽然发生了雪崩。驾驶员立马掉头往回跑,而吴富春眼睁睁的看着大雪击碎了木屋,瞬间将它吞没。
他奋力挣扎,可他怎么挣扎,他最爱的人都永远的留在了那个有着欧若拉传说的圣地,那是她向往的地方。
而他成功的摆脱了险境,可曾经支撑他的希望也就那么没了。刚开始来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只相信钱包的财迷,在历经多次生死之后,他的人生里从此充满故事。
四年前的郑微说“青春就是用来怀念的”,那时我们相信爱情,是因为我们只想接受爱情的美好。
四年后的荆如意真的让自己成了吴富春一生的怀念,此时我们坚信爱情,不是因为在那生死的片刻能带给自己多少活下去的希望,而是简单的一句“没有你,我可怎么活”。
这个结局多少有些伤感,可能也正因为伤感才会在心里留下较深的烙印。
毕竟无论极夜有多久,太阳总会出来,而我也曾超越生死的去爱一个人,哪怕不能相濡以沫,可她在我心里,从未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