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到了二年级语文考满分的少了?
女儿八岁,小学二年级,近期刚考完期中考试。数学一百分,语文94.5分。相较我的不能低于95分要求,考的还算可以。但是有一点值得警惕,语文有下滑趋势。这个下滑趋势并不是通过这一次考试看出来的,而是平时的每次小测验,想考95分以上都有困难了。对这一点,她自己也有觉察。第四单元考试前,自己说好几次都没考95分以上了,主动要求我帮她复习。这说明她对于考好,心有余而力不足。当时我工作、杂事比较忙,只是帮她复习了第四单元(最终考得98分),并没有认真梳理问题的根源。
一年级的时候,班里共80人,期中、期末外加平时小考,数学、语文都有20人以上满分。现在二年级,数学考试满分的还能保持在20人左右,只是其它分数段的人数分布有变化。语文则无论小考、大考满分的已不超五人。
语文成绩普遍下滑,不是我女儿的个因,有频繁换老师,孩子不适应的外在因素;也有随着年级升高科目难度加大的客观因素。但纵有千般理由,还是有考满分的同学,还是有大批95分至99分段的同学。只能说明我们还是有方法不当、努力不够、主次不分等问题存在。不是当妈的要求高,只看“别人家孩子”的好,而是女儿自己很想学好,考好。我需要做的是帮她分析问题的根源,找到进步的最优策略,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
分析如下:
一年级单纯的写生字组词造句考查,二年级,变成了辨字组词,多音字组词,换偏旁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照样子写句子等积累性、归纳性要求非常高的考查方式。
单纯靠掌握课后的几个生字,课文的几个经典语句,写的再熟、背的再烂,学的课数再多,考满分都难。
语文学习是一个海量积累的过程,但积累不是学的越来越多。学的多,不一定就能随时想出四个带“贝”字旁的字;不一定就能准确的区分拟人句和比喻句。不一定就知道哪一个诗句是描写秋天的?
积累的过程,更是积累“归纳总结”的过程。
孩子入学时间短,尚不具备归纳总结的能力,需要我们把各类型的题目归归类。
“贝”字旁的字有哪些?“米”字旁的字有哪些?什么样的是比喻句?什么样的是拟人句?常见的近义词反义词。描写春天的优美语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全都列出来。
让孩子每学一字、一词、一句,都练习归类到它应属于的那类,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平日的作业、上课问答、考试都是提取、复习、巩固知识框架的机会。多次提取,多次巩固,将其内化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