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下半年书单与读后感
与上半年的20本相比,下半年属于慢慢读与随意读的状态。喜欢的这两位作者一位是非常入世的励志榜样——俞敏洪,读他的文字,常常让我觉得热情满满,想要好好创造生活的美好;一位我觉得是出世的先生——蒋勋,他的文字和声音都温润如玉,读他时感觉只要我们把生活节奏慢下来,就能在日常里去感受、品味生活的质感、温度与情感。
1.《从容一生》俞敏洪
难得的假期里,拾起怠慢许久的kindle,在商城里搜了搜俞敏洪的书籍,选了一本《从容一生》随性地读了起来。
之前一年半的阅读中,在众多的作者里,我发现我真切地喜欢他的文字。真挚、平和又有力量,情感朴实又充满激情。他的鸡汤不是纯心理学的那种精神分析,唯心主义,是在生活中磨砺奋斗后的人生感悟。让人很能感同身受,并受鼓舞。果然,这几天陆续读完后,身心慢慢从疲惫的状态中调整了许多,又有心力去感受超越现实生活的心灵世界、诗意生活。
他说,“所谓诗意生活,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把现实生活中琐碎的情感升华为美好情感的过程……身处琐碎的事务却不被日常事务所淹没,总能在不经意间抬头看一看天空,想一想远方,做一做白日梦……心灵的富足是一种美,这种美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是一种把生命融入诗意的壮举。”
的确,这种心灵的富足感是我喜欢并在意的,当慢慢从忙碌、焦虑、不安中找回这种从容的状态时,我感觉这才是我喜欢的生活,人存在的美好。在家冲杯喜欢的咖啡,读读喜欢的文字,写写心中的情感,是一种诗意美好;在音乐舞蹈中与小伙伴们肆意释放,是一种诗意美好;闲看蓝天白云,静静绽放的鲜花,是一种诗意美好;愉快陪伴孩子,是一种诗意美好;在文字和图片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想象以后亲近自然、自由行走的旅行,是一种诗意的美好…… “生活需要的是一种美好的、积极的、向上的感觉。“
他说:“如果我们执著于生命的痛苦,我们的生命就会痛苦不堪;如果我们专注于生命的喜悦,我们的生命可能就会充满愉悦。其实重要的不是我们的生命中经受了多少痛苦和喜悦,而是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只有在正确的态度下,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件事情才能够集结为生命的丰富和伟大,也才能够指导如何处理日常生命中的喜怒哀乐……如果未来某一个有意义的时刻必须以现自的痛苦为代价,而你认为付出这种代价是值得的,那痛苦就会变得可以忍受,甚至可以从中培养出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
回想这三个月为了录制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微课,几乎没有一天休息放松的辛劳,是的,有心力交瘁的疲惫、难受、委屈,但我终将爬上了这座高山。经历了历练的成长。学习着要分清楚事情的标准与个人的标准。做事时要勤于动脑多思考,否则就事倍功半;学习着如何更细致入微地做事,在工作中更积极主动地学习突破自己的舒适区;知道还要学习如何更好地表达……
关于孩子的教育,他说:“我常常说从小要对孩子培养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就是总想穿过地平线走向远方的愿望……培养成一个个知识全面、心情愉快的人…….培养孩子充满诗意、热爱生命的精神;培养孩子不管遇到什么艰难挫折,都对未来有信心的勇气……孩子的成长需要培养自身成长的愿望、宽松的环境、阳光和雨露的滋润。”
我感觉这是一种教育的理想主义,是教育中的美好,理想主义是超越现实的目标。我常常觉得自己对教育也有一种理想主义,在现实中有时候会觉得格格不入,会怀疑是否走错了方向。读了他这样的文字,似乎又坚定了我“感受、追寻教育中的美好“的想法。回想节前英语课聊到或写My Favourite Teacher有的孩子说到我时,心中其实雀跃不已,我享受孩子们的信任与喜欢,我的认真、负责、专业、尊重、友好被他们看见,是教育工作者最内心的喜悦与幸福。
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在小城市里读师范没有出过远门,所以会有对外面大大的世界与大学的好奇与追寻。是这种走向远方的愿望与动力指引着我这十几年的生活,虽然现在的生活似乎四平八稳,但希望这种走向远方的念想一直会在,它是生命的动力与活力。同时,也要去引导、帮助自己的和学校的孩子们去发现属于他们的生命远方。
2020年度第21本 俞敏洪《从容人生》 喜欢程度:5星
2.《生活十讲》蒋勋
蒋勋的这本《生活十讲》断断续续看了好一阵子,伴随了好些夜读的宁静。他的文字,需要细细地慢慢地品,很多时候我寻着感兴趣的小标题去读,在平实的淡淡的讲故事般的叙述中,感觉到了被关怀,被提醒,却忘了最初想要的答案。因为在书中他常常并没有给出标题中问题的答案,需要读者在他的叙述中去感悟、回味。
读他的文字,会慢慢静下来,去感受生活美学。他提醒我,要慢下来,在生活日常的衣食住行中去感受它们所带来的温度与情感。
会慢慢沉下来,感受作为人需要丰盈的心灵空间与作为知识分子的坚守。提醒我注意商品社会物化的影响,拥有“够了”的快乐哲学;以人为本,多倾听孩子的心事。
不要害怕或是抗拒孤独,因为孤独是每个个体呵护内在空间的需要。在现代生活人与人之间因为网络、手机联系日益密切的同时,给自我留出阅读、静思的空间越来越少,越来越宝贵。需要我们好好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有的文字,可以让人更真实、全面的理解认识人性。关于爱,他说人要有多支点的爱,来自爱情、友情、亲情各个方面的支点,这样才更平衡。不管是爱情还是亲情,如果一个人投入全部的感情与寄托在一个人身上,是很沉重的事情。这点我深有体会,当我妈说她是因为我才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嘴里一直念叨着我的好或是表达多想让我回家时,我感觉到了深深的责任感、隐隐的亏欠感和抗拒感;关于情欲,他的观点很包容,很人性。首先人需要勇敢承认情欲的存在与价值。青少年需要客观了解这方面的知识,通过文艺作品感受情欲的精神性与美感,才能避免被赤裸裸的情色表达误导诱惑。
关于信仰,他尊重所有有信仰的人,那是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他自己也在各种宗教作品中去孜孜以求去思考、求索。
……
简而言之,这是一本以后还可能会读的书,因为好书会常读常新。
2020年度 第23本 喜欢程度:5星
3.《我生命里的那些日子》俞敏洪
几乎一口气花两天零碎的时间读完俞敏洪的这本《我生命里的那些日子》。这是今年读的他的第三本书,读时从他的文字中既能感觉到共鸣,又能有一种去向更远处的力量。
读第一章"奔腾的日子"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他每天的行程非常紧凑忙碌,但总能找出零碎的时间,比如路上、会前、睡前大量、快速阅读。对阅读的热爱,也感染激励着我快速地读完了这本书。
夜里静读"行走的人生"后有些激动,发现我很欣赏这样的生命: 在现实生活中能很好地安身立命,又能具有、保持读书人的人文情怀,以及自由不羁的灵魂,行走在这个广阔的世界里。所以在生活中我也会很欣赏具有如此气质的人,心之向往之。是以后探索前进的方向吧!
同时,发现行路一定要与读书、记录结合起来,这样能吃到更营养的精神食粮。
读到喜欢的文字真是件很美妙的事情。在阅读中可以遇见未知的自己,看见更加丰富丰盈的生命和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越发觉得阅读是生活的必需品,是超越现实视界的彩虹桥。
用该书的结尾作为读后的整体感受吧:
"在繁忙的工作中,我时常寻求生命对于世俗事务的某种解脱。一朵花的盛开、一段陌生的旅程、一本让人忘我的书。都是老天给我们的馈赠,让我们的生命脱离一点枯燥的日常,进入某种富有禅意的放松状态。生命,就是在寻常中求得一点不寻常而已。为此,我们值得付出更多努力。"
2020年度24本 喜欢程度: 5星
PS:其实还读完一本《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文中的作者爸爸对孩子的陪伴用心用情的状态令我汗颜,所以一直没写读后感。我希望把这本书的感觉记到心里,来提醒我像他一样用心、耐心、细腻地陪伴与引导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