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混得最"好"的人
【齐帆齐微课第16篇,字数1629,共累积29652字数】

昨天我和先生去厦门办事,顺便去找了C哥,一起吃了晚饭。
我认为C哥是我们村混的最好的人。
C哥一路走来挺不容易的,四十刚过,现在是厦门某区的领导,每次看到他我某回想起那个在村尾卷着裤管在田地插秧、在工地搬砖头的的少年。
我说哥C哥混得好,不是我羡慕他,而是发自内心佩服欣赏他、为他高兴。
01-
C哥父母都是务农,父亲好吃懒做,而且喜欢喝酒打架,到处惹事,一个家都靠C哥的母亲扛着,他母亲四处给工地做水泥小工,我记得我们家那几年做食用菌培养基栽培生意,浸泡稻草原料的重活都是C哥母亲来做,一天50元。
她白天黑夜到处接活,把自己过程男人的样子,为的就是扛起那个穷的叮当响的家。
后来C哥弟弟初中毕业后,成绩不好,就开始和母亲出去干活,多赚一点钱营生。C哥父亲到处惹事,完全帮不上家里任何事。
家庭一落魄,尤其C哥父亲没有兄弟,村里内外邻居,尤其那些宗族人口多的,经常拉帮结派欺负人家。女人当家的家庭总是被欺负,C哥弟弟虽然成绩不好,但是特别直率义气,总会为母亲遮风挡雨。
C哥成绩很不错,后来上课厦门某大学,毕业后顺利地进了政府单位。
那是18年前,他成了村里唯一一位在大城市当官的人,特别的出息,好不容易熬出头了,好不容易可以花家里钱了,他母亲还是习惯到处接活,闲不住的人。
后来C哥生了孩子,要求母亲下去帮忙带娃,老人家告别了辛苦劳一辈子的农村,去到厦门。
前几年我过年回娘家,每次碰到她,还是那样热情,一微笑露出洁白的大牙齿,脸上还是有早年长期太阳下干活留下的褐斑,痘印大的褐斑特别多,身子骨倒还是麻利。
02-
其实比C哥有出息的大有人在,我之所以专门写文章说他混的好不是我趋炎附势而是真的发自内心佩服欣赏他。
在他考进厦门某区政府,十几年稳稳提干上去,这个过程,无论自己仕途不顺还是步步高升,他对自家弟弟照顾真的没话说,能做到他那样的真不多。
C哥弟弟文化水平低,十几岁跟着村里伯叔做小工的,逢人就会微笑,特别爽朗的笑容,同他母亲一样。然而很多村人会在背后说他,智商不高,脑袋直,大人小孩经常嘲笑他,甚至没有教养的少童会拿石头丢他。
你看,当你不如意的时候,连微笑都有问题!
就是这样一位人人看不起弟弟,C哥总是拉着他,官场应酬或者朋友周末休闲活动,他弟弟总会在人人到齐后一二十分钟到来,他的话不多,还是喜欢微笑,特别真诚。
C哥逢生人都会介绍一次,“这是我亲弟,多多关照。”
我们每周都会去厦门一两次,过去串门或者谈事情,C哥没空一定会提前告知弟弟来照顾我们,先喝茶。
这一次下去,碰面的地点是C哥弟弟的办公室,做大哥的看好了一个项目,打算给弟弟发展,让我们帮忙前后参谋,后期给予弟弟职业培训。
这是他对弟弟的照顾。
到我这里,其实我同他是隔了好几代的同宗族亲,C哥每次下班都会打电话问先生,如果还没回去一起吃饭,然后共同用餐的还有他带过来的生意人(都是带给先生认识,后期业务合作)。
他在介绍环节,都会说一句,“这是我自家妹妹,妹夫”。
过去第一次这样介绍的时候,我的内心瞬间有点不自然,而后是满满地感动。再后来,每次我也称呼他“哥”了。
03-
C哥对亲人的照顾帮助村里人都知道,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好孩子,好官员。
我上周听说了一件事,又对C哥竖起了大拇指。
在某区城市环卫项目中,有合适的机会,他介绍了十几个村里四五十岁,家境困难的村民到环卫项目做绿植养护,听说朝六晚六做绿植养护,包吃包住,一个月可以剩余3000元出头,这比在乡下做钟点工干农活“富余”多了。
村里人对他感激万分,而他对老一辈乡民尤其尊敬,每一次路上碰到都会握手关怀。
后记:
这个社会下,谁是混的好的人呢?
如果以收入对比,腰缠万贯的比比皆是。但是真正的能人,我想他一定不忘初心,不忘自己从哪里走出来,他能够在自己的位置上积德行善,感同身受帮助身边人。
本文作者:凤凰康,2个孩子的妈妈,瑜伽导师,早睡早起的自由写作者。在这里写生活与成长、也分享瑜伽,感恩走进我生命中的你。
【齐帆齐微课第16篇,字数1629,共累积29652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