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来拯救我的亲情?

2019-06-22  本文已影响0人  舞法舞天

2002年-2005年,寄宿初中,一个星期回家1天;

2005年-2008年,寄宿高中,一个月回家1天,后来高三是1天;

2008年-2012年,W市求学,一年回家2次,寒假和暑假。

2012年-2019年,F市工作,一年回家1次,过年,三五天。

年纪越来越大,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与父母成为了这个世界上血浓于水、却相伴甚少的人,与朋友吃过饭的次数,都比与父母多。

以前,把求知、求职放在第一位,不会让这份天然存在的感情成为牵绊和干扰,尽管按照自己能够追逐的最大可能去努力,总觉得父母天然就在那里,不会走远,这份感情不用特别维系,它都在。

可是时至中年,才发现并非如此。在亲子感情的领域,我的记忆里真实的东西越来越少,缥缈的感觉越来越多,那些美好正离我越来越远。

我的父母不善言辞,不善表达情感,可能也没意识要去表达。当然我也不擅长,只是日渐感觉缺乏带来的后果,带来的心理上的贫乏感,想要改变这种境况。

父母都慢慢学会用微信,只是节约让他们对流量的消费有着严格的管控。我们平时动辄每个月几个G的流量消费,在父母看来是不必要的浪费,至少他们不需要也不应该,他们还没有适应这个流量为王的互联网时代。所以,经常我发了消息,很久都没有回复,或许他们觉得看到知晓就够了,也没什么特别需要回复的,就不浪费流量了;或许他们只是好几天都没有打开流量,根本没有看到我的信息。只是,我有时候满怀渴望,一遍又一遍地打开对话框,去检查有没有新消息——经常面对的是好几天、好几周前,我单方面发的消息。

每次打电话给父亲,总感觉到他要迫不及待地挂断电话——有事说事,说完就挂,从不多说一句闲话。他好几次都匆匆说,我现在忙得很,不跟你说了。是的,父亲越来越闲不下来了,他越来越热衷做事、挣钱,只不过我知道他挣的都是辛苦钱,尽管我并不愿意,但是依然阻止不了他。

我想,一方面,他可能年纪越大,越想要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通过劳动来证明自己还不太老;一方面,他可能觉得自己的女儿还不能完全负担起他的养老,他还不能完全放手坐享天伦,能做就多做一点,减轻孩子的负担。

只是,这与我认识的父亲相去甚远。小时候,觉得父亲是最讲理的那个人,教会我很多知识,乐于接受新事物。但是最近几年,发现父亲变成了我最摸不透的那个人。不愿意接受我要他好好养身体、不要再辛苦的建议,甚至不顾我的反对、母亲的担忧,一意孤行悄悄答应了别人一个跨省的工作。还要求母亲配合瞒着我。结果一去就被他从几十年未遇见过的极度严寒击倒了,异乡的寒流比家乡严峻得多,重感冒、发高烧,反反复复、久久不见好。

说实话,面对这些事情,一开始我真的是又急又气又心疼,为什么我的父亲不能对家庭有点责任感,不考虑家人的感受,非要拿健康去做赌注?他到底有没有想过如果他健康有问题,对我和母亲意味着什么?只是渐渐地,我发现我再也没有资格去对他发火,对家里的种种指三道四——是啊,这几年我又给家里做了什么贡献,让他们有放下不干的底气?

想起刚毕业工作的一两年,没有对象,也没有太大的开销,每年还会攒下钱来打给父母,几千万把块不多,但至少有种实质的关爱,父母或许也有个盼头——女儿大了会挣钱养活自己、会孝敬父母了。

只是后来,这个金钱的关爱并没有坚持下去。我有自己的一些打算:一直想买套属于自己的房子。那套房子,是我看过了太多的家庭伦理纠葛、对现代婚姻不信任的绸缪,那套房子是我想给以后父母理直气壮养老定居、而不是寄居女婿门下的保障。怀揣着这样一个谋划,我渐渐地就不在日常给父母打钱,而是把钱攒下来,只在过年给个红包。当然,父母也总说不用给钱:都是一家人。

很可惜的是房价实在涨得太快,我攒钱的速度,似乎永远也追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而后来我也先后步入恋爱、婚姻中,开销一步步变大,另一半也先于婚姻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房子,自然不急于再买一套房子。所以,之间也错过了一些我们可以勉强自己购买的相对没那么贵、当然也不会很完美的房子。

等到最终婚姻定下来,有一套性价比极高的房源推向我的时候,我奋力争取了一把——或许我们可以自己掏钱、外加借钱支付首付,余下的我可以独立月供,也算是可以完成自己拥有一套房的梦想。只是没有想到的是婚后夫妻双方真的成为一条绳子上的蚂蚱,无论房产登记在谁的名下,夫妻双方的信息都要纳入地产商、银行的考量。另一半因为一些非恶意原因逾期,导致信用记录不良,于是在我们交完定金、好不容易凑齐首付后,就遭遇银行因为另一半信用不良不贷款。在奔走多家银行、找了多重关系,得到的是同样的结局后,当时的我真的非常绝望,甚至衍生出一种埋怨的心理:为什么一个人可以心大到不好好经营自己的信用?为什么我好好的一个人要被这样耽误梦想?

最终,这套房还是购买下来了,在另一半父母的支持下,全额购买——只是我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开心。因为在全款里面,我贡献得实在太小。这与我独立购房的梦想相去甚远;也让我深切体会到“啃老”的愧疚,在亲情里面,终究他们付出的还是比我们多得多。

当然,父母是不理解我为什么结婚后,已经有一套住房了,还非得购买另一套。我不可以告诉他们,我是在为万一某一天婚姻出现不可控的问题做得准备,因为在他们看来,婚姻就要走一辈子,否则就是不幸;我不可以告诉他们这是为他们以后养老买的,他们觉得自己有老家的房子,不会想成为我付出巨大代价的原因。

只是,我已经想好了,也并不想改变,这或许是我活得不太轻松,但是却又很坚忍的原因吧。

我希望着,祈祷着,时光走得慢一些,父母老得慢一些,命运待我好一些,给我足够的时间,让我可以在他们尚且健康的岁月里,把他们接到身边,一家人团聚,相互陪伴,弥补过去十几年那些分离的空白,重新修复我们不完整的那些亲情——关于成年子女和父母的。

我希望着,祈祷着,父母理解我的梦想,能够牺牲对故乡的眷念,来到我的城市,享受良好的医疗,做着简单的家务,不再为了生活去奔波,给我一个机会,好好孝顺他们,给他们越来越美好的生活,也满足我对亲情、对团圆的渴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