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塔式心理学
这本《社会心理学》是当代社会心理学领军人物艾略特·阿伦森的代表作,也是社会心理学历史上的一部经典著作。
艾略特·阿伦森,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这回心理学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三大奖。2002年 ,他被选为20世纪100位最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
由他主导所著的这本《社会心理学》之前已经更新过9次了,每一个新版,都是在前一个版本的基础之上去完善,我个人认为已经足够完美,无可挑剔了。但是现在,还是又出了第10版。
相比较前面的9版,第10版有了很大的突破与进步。它依旧全面、系统的分析了诸如社会认知、社会知觉、社会影响、自尊、人际吸引、亲密关系、侵犯性、偏见等话题。但除此之外,还特别新增了自测试题和热门话题板块,以及文化心理学与跨文化沟通方面的内容。
并且,每章开头的“小调查”与结尾的“思考题”设置得首尾呼应,鼓励学习者进行创新性的阅读与批判性的思考。
将社会心理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行了知行合一的目标。
书中每一章讲的都是干货,是与我们的整个人生、整个生活息息相关的。就比如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中提到了一个知识点——格塔式心理学,让人印象特别深刻。
格塔式心理学最初是作为一种解释人们如何理解世界的理论被提出来的。格塔式心理学认为,我们应该研究一个客体出现在我们心中的主观方式(完形或整体),而不是构成这个物体的客观物理特性。通俗来讲,就是说一件事情的发生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最终取决于我们究竟是如何看待它的。
书里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当你在大街上走着时,有一个人从你身后轻轻地拍了你一下,问你有何感觉,你的反应并不取决于这个人做了什么,而是你如何解释他的这种行为。你对这个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取决于问你话的是你一个许久未见面的朋友,还是公司里点头之交的同事,亦或是大街上的推销员。
如果是你的好朋友,可能你会热情的和他打招呼,并转身拥抱他,还会和他聊聊自己近况;但如果只是销售员或者同事的话,你就不会与他们闲聊很多,甚至把自己的生活状况也与他们闲聊。这种对解读的强调,就是源于格塔式心理学。
当然了,这种解读并不止在这样的例子中才会出现,有时候在政治家们颁布的政策中也会出现。就像书上提到的另一个关于“奥巴马医改”事件,具体内容建议大家自己去看书。
所以说,这本《社会心理学》上的知识是融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
不止是我,可能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书中给出了答案,因为学习社会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去认识人,认识世界;从而更好的去与他人、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