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那无心处
2020-03-09 本文已影响0人
阳明在心
一晃孩子十二岁了,好长时间没有写关于他的成长点滴了,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和他妈妈说起曾国藩这本书。讲到了曾国藩从屡败屡战到最后消灭太平天国,从而实现了人生的抱负。由此讲到孩子的教育和励志,一时收不住嘴......
已经吃饱饭的儿子从卧室跑出来,嘴里嘟囔道:“爸爸你可真能说吭,还没说完啊?” 我没理他,像这样的话题,多半他是不爱听的,应该也是听不懂的。我继续说到曾国藩的用功,曾国藩的用人,还有曾国藩几次战败自杀........
跟前的孩子突然冒出了一句话:"爸爸,那本书在哪儿呢,我去看看 ”。哎呀,我这才从我自己的思绪中走了出来,告诉他在书桌上。人家竟然真的拿起书看了起来,看的过程中还问了我几个问题:“黄鹤楼上有吃饭的地方?彭玉麟是谁?是不是也跟着曾国藩干出了大事”?我陷入了沉思。
我自己天天在讲环境改变人,人是环境的产物,也许并没有找出环境如何改变人的最佳意境。试想?如果一个孩子的生活环境里,听到的处处都是“如何建立功业,如何为国争光,如何刻苦学习”的声音,即使这个孩子不是讨论中的一员!耳濡目染、天长地久,脑子里、心里面不全都是这些吗?
龙生龙,凤生凤,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就是这个理儿吗?由此我们想象,自己孩子的日常生活的氛围是什么样的?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氛围又是谁决定的呢?如果天天在“家长里短”的环境中又怎么能浸润出“豪情万丈,志在千里”的新一代呢?
要知道,孩子们未来的那颗种子,就在小时候这一个又一个的生活场景当中而孕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