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06
次日,郑则一早就候在病房。见医生来查房,他主动迎了上去。
“我们家老太太咳血已经止住了,多亏了杨医生妙手回春啊!”他客套地寒暄着。
“哪里哪里,都是药物的疗效,不是我的功劳!”杨妆依旧是瓮声瓮气的嗓音,但笑容已经在脸上绽开,声音中夹杂了两分雀跃的色彩。不是吗?性格再粗狂犷的女性,也无法抵挡对方的溢美之词。
“杨医生太谦虚了!呵呵!”郑则脸上堆着笑意,漫不经心地转移了话题:“不知现在有没有明确的诊断,老太太到底得的什么病?病根在哪儿?我们家属需要注意什么呢?”
“目前还没有做进一步的筛查,但我可以跟你说一下详细的病情。”说着,她走到王大妈病床边,把挂在床头的胸片、CT全都拿出来,一边指着片上的某一处,一边说着医学方面的知识。
郑则被那些生僻的专业术语弄得头昏脑涨,但他把握了杨医生想表达的中心:“没有发现症结所在,如果要找病根,只有化验痰和做气管镜两种方法。”
气管镜?化验痰?听得王大妈直皱眉头。
她从来没有做过气管镜,听说是把器具从鼻腔里探入,摄出气管内的一点息肉,再拿去做病理检验。她对气管镜的认知完全来自于同病房的老张。
前几天,老张做完这项检查后有气无力地回到病房,尽管被女儿掺扶着仍走得摇摇晃晃,原本红润的脸庞变得惨白如纸,整个人虚弱地瘫软在床上,与检查前完全判若两人。
这么一个惨相十足的老张对她的视觉冲击太大了。从前,对她来说最痛苦的检查是胃镜,现在这个“最”字已经被冠在气管镜头上了。
如果二选一的话,她首选当然是化验痰了。病人不用遭罪,只需将咳出的痰拿去化验即可查出其中的病茵或异样。可是,这同样让王大妈犯了愁。
“这阵子我都是干咳,除了咳出了血,一点儿痰都咳不出!”她皱起了眉头。
“等两天吧,如果还没有痰,咱们再看!”杨医生轻描淡写地说。
医生出了门,王大妈还在那儿一个劲地懊恼:“唉,你说我这弄的什么事呀?从前一咳嗽就有痰,总得想方设法地让自己没有痰。现在倒好,千方百计想咳点儿痰却难上加难了。”
然而,懊恼终归解决不了问题。观察了两三天,期盼中的“痰”还是没有到来,化验痰的计划泡汤了。
杨医生也求了王大妈的意见:“只有最后一个办法了,如果您愿意的话可以考虑气管镜检查”。
王大妈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算了,我最怕做这个了!”
“如果您接受不了,也可以不做,毕竟岁数大了!”杨医生表示理解,“既然咳血与炎症都消除了,那过两天就可以出院了!”
“可以出院?那太好了!”王大妈像孩子得到了奖励一样,眼里闪着光亮。已经在医院住了十天了,哪儿都不能去,她可憋坏了,同病房的老张和小伍先后出院时,她羡慕得不得了,早想离开这药水味刺鼻的医院了。
杨医生被她的“童真”逗乐了,不忘调侃道:“一说出院这么开心呀,看来您对我们这里很有意见嘛!”
“没有没有,就是出来久了,想家了!”王大妈连连摆手申辩,生怕有了误会。
事到如今,郑则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双方算是皆大欢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