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文明——高腔戏
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和同组调研的同学认识后,就开始了前期的调查,一起分工合作,查阅和准备了很多的资料。终于,在等候了多天后,我们终于踏上了调研的征程。
山重水复间便是柳暗花明时
周二的一大早,我们纷纷从睡梦中醒来,拿上自己所需的物品,戴上工作牌,我们相约在了保定市客运中心。我们在交谈中熟悉了彼此,一起踏上了去容城的客车。在车上,我们都很兴奋,对于今天的调研很期待。到了容城之后,我们都感觉与自己想象的有些差别,现
阶段的容城并没有发生改变。在询问了一些路人之后,我们来到了公交车站,它并没有市里的精致,但也足够大方。在这里,由于其他调研组需要协助,我们就暂时分为了两队。一人随其他一队去调研,另一人随另一队去文广新局进行对接。
在分离后,一队人辗转很多地方才找到了文广新局的确定办公地址,但对接的也并不是十分顺利。文广新局的张主任带领着我们查阅了相关的资料,而我们所调研的高腔戏只有传承人的姓名和村落,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去寻找。从文广新局出来后便前往传承人所在的村落,由于没有任何具体的信息,所以我们只能一家一户的去问,终于我们在一个老人那里得到了高腔戏传承人的儿子的店铺的位置,无奈的是这个地址便是我们刚开始到达的地方,只能踏上返途。
找到传承人的儿子,随后我们了解到传承人十年前其实就去世了,他儿子并没有将他的技艺传承下来,而是开了个驾校来维持生活,幸运的是传承人的老伴身体尚还健朗,但不幸的是老奶奶对高腔戏了解的也不多。通过他的儿子的帮助,我们搜集到了几张老爷子的合影还有八十年代的一段演出的光盘,还有老爷子曾经使用的叉。
传承人的家属对我们很照顾,中午让我们在驾校的客厅里休息。我们利用中午的这一点时间把资料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准备了下午采访的内容。不得不说,今年的夏天确实很热,也很容易让人产生疲倦,我们在劳累中纷纷睡去。醒来的时候正好是约定的时间两点半,可是没有人来,我们得知老奶奶还在休息中。
即将消逝的文明,谁能留下?
为抓紧时间,我们便先对其他的家属进行了采访。我们从其他家属那里得到的有用信息很少,只能等老爷子的儿子和老奶奶的到来。大概在三点半左右,老奶奶步履蹒跚的走进屋里,她给我们讲述了关于高腔戏的神话传说,它的名字的来源,故事让我们着迷。老爷子的儿子找来了老爷子当时的徒弟,这对我们帮助很大。老爷子的徒弟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高腔戏的动作,当时老爷子教他们使用叉,对他们要求很严格。遗憾的是他并没有从老爷子那里继承戏的唱法,他只能靠自己的回忆来给我们一些残缺不全的信息。在讲完那些往事之后,他用老爷子留下的叉给我们表演了一段。叉在他的手中仿佛变成了齐天大圣的金箍棒,不断地在手中晃动,动作很快,熟练到仿佛叉变成了他的手。在结束之余他还将叉扔上了天空,完美的接住,这一手,着实让我们鼓掌赞叹。老奶奶在最后留给了我们高腔戏的其他地方的一个传承人的信息,并对我们说:“这是最后一个了。”我们都听出了老奶奶话中的无奈。在我们把自己想要的信息都调研完毕后,我们向他们表示了离去的意图,他们不断地对我们说随时欢迎我们下次的来访,他们一点都不会介意被打扰。他们向我们表达出了想要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并且能够接着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期望,我们能听出他们话中的渴求。由于天气原因,我们不得不提前去了车站乘车回学校。
生活不是享受,而是辛苦的工作
在这次的调研中,我们都感触颇深。他们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坚持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去坚持,去捍卫,去传承。这次的调研实践真的很有意义,它让我们这些大学生懂得了梦想,懂得了坚持。谢谢学校和老师为我们这次的付出,你们在活动的前期准备中一直在为我们争取更好的保障,这些天真的很辛苦,王芝老师的呵护体贴,顾岩峰老师的亲切风趣,刘永虎学长的高涨斗志等等,都让我们印象深刻。希望我们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会辜负这些传承人们的期望。这次的调研给我们带来的意义大概会伴随我们一生,让我们不断地更好地成长,懂得人生的意义。
生活不是享受,而是很辛苦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