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简友广场想法

一念之间,黑白无界

2020-01-31  本文已影响0人  琴墨生

        抗疫的日子,你觉得熬煎,它便熬煎。你觉得平淡,它便平淡。足不出户,也可知天下事,身安此室,亦能处之泰然。困顿有时带来的是精神的升华,而不仅仅是索然无味的度日。将这些天积攒的惊诧,愤怒,窃喜,无奈,悉数放下,如同浓缩了的人生百态,不断叩问内心,悟得些许真谛。 

        自然对人的警示,终将以它独有的姿态展露。猝不及防,也来势汹汹。值得反思,更应心无所惧。惧怕而生的恐慌才是人之心魔。后患横生,波及未来。心理的康复和构建,比身体的痊愈更艰难。时疫同样试探着人性,患病褪去了多少层道德外衣?哀我国人,心为之伤…希望磨难更成激励,能够重新涤荡麻木不仁的心灵。

书房一隅

        饱暖思淫欲,饱暖同样出教养。谁不想体面的活着,又有谁抵得了唾手可得的欲念。回望自己十几年的人生路,从农村到城市,从懵懂至圆润。见识了乡下的淳朴和狡黠,那些贪图小利和鸡毛蒜皮的羁绊,多可以归结为贫穷和闭塞。而城市更多的是大奸似忠的伪善。当然也不乏勤恳和善良。人们粉墨登场,适应着这个社会,也取决于自己的处境和位置。作奸犯科者可能是个慈爱的父亲,恭敬顺从者可能是个暴虐的丈夫。我们没必要指摘任何人,守好自己的底线,遵从内心,因势利导。其他的交给时间,因为,播下的种子终将苗壮果成,人都会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自古万事相辅相成,善恶两端,其实就在一念之间。就好比有句很诚实的话,却很难有人愿意讲“这世上,除了至亲,真正希望你过得好的人并不多”那些打问你现状的亲友,那些尝试窥探隐私的热心人。无非是想看你落魄不羁时心生优越,或遇你风光无两时而横生怨怼。但表现出来的却是一副波澜不惊的面孔,呵,虚伪又可爱的人啊!所以,面对这些,何不“投其所好”适当的降低姿态,隐藏自己。于己无甚招损,于人,也能迎拒得体。这不正应和了道德经里“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和“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欤,故能成其私”这两层不争之德的道理吗?

        人间自有有真相,却不必悉数追根究底。难得糊涂,是洞察世事之后的波澜不惊。黑白本无界限,清浊也时刻共存。一阴一阳负抱而生,悲喜不扰,荣辱可堪,才可以更好的顺应天地的变化。写至此处又不禁对古往先贤三拜叩首,他们体悟的道理如金刻石凿,至今日仍熠熠生辉。他们的俊逸风采如川溪涛浪,在历史长河里滋养后辈的心田。

自有生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