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子图鉴》:三观,才是人和人之间最远的距离

2018-05-07  本文已影响0人  Zoe_2524

一个人,要活成一支队伍。

在热播剧《北京女子图鉴》里,戚薇主演的小城姑娘陈可,因为不喜欢家乡的沉闷生活,来到北京经过一番披荆斩棘的战斗后终于贴上了“都市精英女孩”的标签——但很可惜,这个故事多少有点用力过猛。

陈可离开母亲、离开闺蜜、离开朋友、离开恋人,不断离别...

这一场场离别,不禁让人感慨,果然,这世上人和人之间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三观。

小城市的悲哀在于一眼就望到了尽头。

大城市的痛苦在于,它的尽头太遥远了,让人常常连个盼头都没有。

你可以软弱,但不能慌张。

你可以放纵,但不能持续。

父母子女渐行渐远的,不是距离,是三观

小城姑娘陈可,大学刚毕业,满怀信心想去北京闯荡,但母亲想让她留在家乡。

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小时候,孩子的世界里只有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说什么孩子就听什么。

可是,孩子一天天长大,渐渐地他们会有自己的思想。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有一天,他们会离开父母,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孩子,会有自己的三观,他们不再完全接受父母的三观,也不再受父母左右。

就像陈可有一颗不安分的心,而妈妈一心想让她安定。

陈可与妈妈之间:我眼中的生活,是你眼中的奢侈;我眼中的日常,是你眼中的浪费。

多少父母与子女,因三观不同,距离越来越远。他们近在咫尺,心却远在天涯。

其实,渐行渐远的,不是彼此的距离,是三观。

三观不合,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陈可到北京后,一度寄宿在高中同学王佳佳租的地下室里,和佳佳同睡一张床。

两人一起逛街,陈可想买件上班穿的衣服。有一件开价1199的裙子很漂亮,可昂贵的价格让她望而却步。

还是佳佳帮了她。由佳佳给第二次见面的吴总买了单。而陈可想的却是:既然全城的女孩们都在抢穿那双可以去参加舞会的水晶鞋,那我不如自己挣钱买一双,或许能到达得更快。

​​性格不同不影响友谊,但三观不合,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果然,陈可一找到工作,就立刻搬离了佳佳的地下室,再也没和佳佳联系。

三观不合,能让曾睡一张床的朋友变成陌路。

距离产生的不止是美,还有三观。

相爱因为五官,相处因为三观

网上曾有个《95后婚恋观的调查结果》。

关于“最看重伴侣什么条件”选择时,“三观一致”居然排第一名,而“经济条件”只排五项中的倒数第二。

看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择偶时,不再看重物质条件,更看重精神上的三观契合。《北京女子图鉴》也印证了这一结论。

陈可遇到高大帅气的职场精英张超,他们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彼此相爱。

张超是个经济适用男,早早就做好规划,将来他回老家,到西安分公司当总经理,陈可生个孩子,一家人不用太辛苦,就能过上稳定安逸的幸福生活。

他不喜欢事业心强的女人,他说:女人欲望过强会很辛苦。

​而陈可偏偏是个有欲望的女人,她不想离开北京,不想早早回归家庭,她想要的更多。

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能折射出一个人的三观。

他们都没有错。只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道不同,不相为谋。

他们运气不好,没有找到对的人。好的感情,永远只会发生在相似的灵魂上面。

三观契合,爱情才能进行到底。

而三观不合,相爱的人可以分手。毕竟相爱因为五官,相处因为三观。

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能拉近,三观也是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这世上也没有三观完全契合的两个人。

但是,人都是变化的。随着个人成长、环境、经历、阅历的变化,三观相近的人可能变得三观不合。而三观本不合的人,通过磨合,也可以三观日趋相近。

因三观不合,相爱的人可以分手;因为包容、理解和尊重,三观不那么契合的人,也可以幸福地在一起。

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能拉近,三观也是。

我们这一生,会遇到很多人,有人只是擦肩而过,有人会为你短暂停留,也有人会陪你一路到底。

如果幸运,会有人陪你走过一段路,当他离别的时候,你可以目送他的背影逐渐消失,但是不必追。

因为,分别,不会让你们渐行渐远,而三观,才是你们之间最遥远的距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