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便佳

2019-10-25  本文已影响0人  DU杜默

环顾陋室,拥书满架。“一卷在手,字里徘徊,悠忽间一个回眸的欣喜,一次促膝的交会,都是佳趣。”

读书,滋养一个人的风骨。每个人的气质中,都藏着读过的书,走过的路。

爱书人的故事,从古至今,多不胜举。

苏轼爱读书的一个小故事,流传甚广。

苏轼九岁时,其母程氏教他《后汉书·范滂传》。苏问:轼若为滂,母许之乎?程氏说: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幼年苏轼,读范滂的故事,就受到了范滂的滋养。骨子里“有忠义激励的一面”,范滂的言行与选择,影响着苏轼的内心世界,也影响了苏轼的人生选择。苏轼后来屡遭厄运又屡屡能旷达自处,与幼时受范滂影响不能说没有些关系。

乌台诗案,苏轼的人生再次颠沛流离。从京城而黄州,这是怎样的一场变故?但苏轼依然顽强得像一株青松。他乘舟饮酒,结友而游,“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黄州,这片贫瘠的土地,因为有了苏轼而光芒四射,而苏轼也因黄州成就了更完美的自己。范滂的影响在,读书的影响更在。曾经读过的书,终究会走在灵魂的道路上。

  鲁迅先生爱书也是出了名的:“如爱好打牌的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的去打,有时被公安局捉去了,放出来之后还是打。……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他在每一页每一页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许广平说鲁迅“酷爱书籍,甚于一切身外之物”,“似乎是比生命还着重”。

叶嘉莹先生也是一位嗜好读书的人,尤钟情于唐诗宋词。“我女儿说,唐诗宋词是我妈妈最爱的,她一生都在与诗词恋爱。”叶嘉莹先生的女儿的这个比方真是一语道破读书人的幸福。

叶嘉莹先生在她94岁高龄时把全部财产三千多万元捐献给南开大学。希望青年学子努力读书,有所作为,“人虽可老,来者无穷,人生之意义与价值正是如此”。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不是用金钱和地位来衡量的,一个人的一生,很难总是风和日丽,什么才是最美的图画?是什么让一生坎坷的叶嘉莹先生始终对人生抱有美好的期待并努力践行?

唯有读书二字。

书籍给了叶嘉莹先生无尽的滋养,是古典诗词成就了叶嘉莹先生。

他们都是爱书的人。爱书如此,这该是怎样的一种享受?

爱书的人看得到书中的生命,字里的清香,自然每每怦然动心。读书,远离功利,带着情怀,才能真正享受到读书的轻松愉悦,才能让书籍真正地走到灵魂中来,滋养一个人的心智和风骨。杨绛先生写《<钱钟书手稿集>序》说,“钟书自从摆脱了读学位的羁束,就肆意读书”甚至“随遇而读”。

作家林清玄谈自己读书,也说:

读书很好,读书可以改变你的人生。

他从五岁开始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其中一个习惯就是,每天一定要读书。不读书就不睡觉。因为一日不读书就言语无味,三日不读书就面目可憎。

爱好读书的人,多是从幼年起就有着强烈的读书愿望的。一个人,幼年时期受到哪方面的影响,也常常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

一位同事,读书上瘾,说少年时代,借到一本喜欢的小说,抱在怀里多少天不舍得看。我问何故,他说,怕看完了再没有好书可看。对金庸和孙犁,从少年时代一直爱到现在,虽年已不惑仍不改初心。书柜上摆满了金庸和孙犁的书。后来听他妻子说,他爱的书越来越多,没地方放置,家里都定制了三个大书橱了。真是橱满为患。

但那种幸福,他本人觉得堪比中彩票大奖。

爱读书者之幸福,只有个中人知个中味。

同学程某,说她女儿自小爱读书。有一次,她问女儿,假如还有三天生命,你想干什么呢?

女儿想都没有想,张口说到:我要赶紧读书,太多书来不及看了。

一个十岁多的孩子,爱书爱到这份上,也是幸福之至了,小小年纪就已尝到了读书的乐趣。

一个人若能从幼年起就喜欢读书又有书可读,的确是件幸福又幸运的事。

我小的时候,家里没有什么书可读,直到工作后,才断断续续地开始读了些书。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夜晚来临的时候,静静地捧书而读,是一天中最美好的享受。

看李娟《我们的家》,看她写雨,如何地用塑料袋替代脸盆高悬在头顶接着从天而降的雨水;看她写风,如何地把支撑帐篷的桩子从地里拔起,外婆和母亲如何地一前一后追赶随风飘远的塑料袋。你就会在笑声里品味一个人一群人面对艰难生活的坚韧的心智。

喜欢李娟在她文字里的样子。无论什么样的生活境况,她都津津有味地描述它们。在她的描述里,不由得也跟着津津有味起来。哪怕是一仰头吃了一脖子一嘴巴的塑料袋子漏下的雨水,哪怕是一仰头,吃了一脖子一嘴巴的自己扔上去又落下来的干羊粪。

什么样的生存状态,都灭不掉她的自得其乐。

读书,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藏在骨子里的。不管影响有多少,但一定会有。起码,也会让你在工作之余,享受到书籍给身心带来的轻松与愉悦。

在台灯黄晕晕的光里,跟着李娟,在阿勒泰的牧场,享受异域生活的风情,脚到不了的地方,灵魂自由飞翔。

夜阑人静,正是读书好时光。 最能尽享读书之乐的是假期。有书相伴,就算两个月的暑假也是一晃就没了。书海浩瀚,越读书越觉得读书甚少,没有读过的书太多。

时间,的确是一去而不返的,这世间,唯有它最是价格昂贵到无人买得起。人生之途,风景遍地,然而,该昂首走过的不可以逗留,把最美的年华用读书的姿势展开,那才是回首时看得到的一幅最绚丽的画图。

不读书的人生是缺憾的人生。书籍就像组成生命的B族维生素。因为缺失,我们会口角溃疡,会疼痛得让你吃不了热饭。但也正因为溃疡,我们才知道自己该补充什么。

不读书,仿佛一个人从来没有照见过阳光,就容易佝偻,气虚,缺少风骨。

唯有书籍,可以让人强身健体,心智成熟,让人眉宇清朗,面目俊秀,远远地,就散发出清幽的香气。

捧一杯清茶,展一本纸书,在秋意浓烈的午后,在微风拂动的布帘旁,小读,轻读,慢慢读。

那才是最美好的,读书时光。

能在最美的年华里有书可读,是幸运的;能在近不惑之年静享读书的乐趣,是幸福的。

一生很短,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有很多,只要你认准了方向,就值得努力去做。

读书,便是一件 值得努力去做的事。

读书便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