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于丹<论语>心得》的心得
早就听闻半部论语治天下,以前学生时代,就经常在课文中看到“子曰”,比如下面这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只是论语全文读下来,还真的不好懂,还好,有高人仔细读过,并且帮我们做了很好的诠释。
最近学了李笑来教的选书方法,一本书好不好,
1. 看出版社,中华书局,如雷贯耳
2. 看版次,2006年11月第一版,2015年3月第55次印刷
3. 看印数,585万册
按此标准,《于丹<论语>心得》显然属于上乘之作。
序
此书请易中天老师做的序,易老师说于丹给我们介绍了一个没有色彩,只有温度的孔子,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学者的孔子,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历史的孔子,更不知道这是不是真实的孔子。但我知道,这是我们的孔子,大众的孔子,人民的孔子,也是永远的孔子。
我们需要这样的孔子。
我们欢迎这样的孔子。
于丹的7个心得
于丹教授从如下七个方面谈了她自己的心得
一、天地人之道
于丹教授认为,道不远人,论语并不高深,它教给我们的是一些朴素的真理,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
天地人,即天时,地利,人和。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
对于做人,最精髓的两个字,一个是“恕”,一个是“仁”。
“恕” 简单说就是做好自己,同时想到别人。不强人所难,不给他人造成伤害,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也应该尽量宽恕。
“仁” 就是爱人,关爱别人,关爱那些眼下需要你帮助的人,马上去做,不拖延。
二、心灵之道
这部分主要教我们如何面对人生的苦难与缺陷,应有的两个态度,
一是尽快接受,二是尽量弥补。
要修炼自己的内心,内心强大了,就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的遗憾。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三、处世之道
处世之道就是教我们做事的原则和把握原则的分寸。
孔子处世大的原则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即以自己的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坦然面对发生的一切。
对于度的把握,孔子认为过分亲密与过分疏远都不好,“过犹不及”。
做事要积极,说话要谨慎。
四、君子之道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他认为作为一个君子,因为仁所以不忧,因为智所以不惑,因为勇所以不惧。一个人是否是一个君子,有如下3个判断标准,
1. 善良
2. 有定力
3. 合群但不结党营私
五、交友之道
孔子看重朋友的在人生中的作用,认为好的朋友标准是
友直,友谅,友多闻
即正直,诚实,而且见闻广博。
朋友间要如何相处呢,首先说话要把握分寸,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什么时候说都需要看情况。“言及之而言”,理想的情况是话题说到这里时自然而然地说出来。
其次劝告朋友时,要娓娓道来,做到“善道之”,如果说不通,要适可而止,不要自取其辱。
六、理想之道
理想,即一个人的志向,孔子认为“君子不器”,即一个真正的君子不以谋求一个社会职位为目的,而是以修身为起点,从最近的,从内心的完善做起。
孔子将有理想的士分三个等级
一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对国家社会有用之人
二是“宗族称孝,乡党称弟”,即孝顺父母,恭敬长辈得到周边人认可的人
三是“言必信,行必果”,不问是非只管贯彻自己言行的人
七、人生之道
对于人生,孔子做了这样的描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0多岁时,要学会学习,学习让自己的行为方式变得更有效率,更合乎社会要求才是好的学习,“我注六经”指的是都完所有书才去给经典做注解。“六经住我”则是以经典所传达的精神来诠释自己的生命,一边学,一边想,一边应用,这种方式显然更有效率,是更高境界的学习。
30而立,首先是内在的立,即建立心灵的自信,然后是在社会坐标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40不惑,人如何才能够做到内心不惶惑,这需要大智慧,40岁以前不断去争取,40岁之后要学会舍弃,按中庸的理念找到一个合适的度,这样才能淡定与从容。
50知天命,即“不怨天,不尤人”,了解什么是自己的天命,知道一切都很自然,能够理性把握,平静应对。
60耳顺,即不论什么样的话都能听进去,都能站在发言者的立场去想问题。
70从心所欲不逾矩,是所有的规矩大道都已经变成生命的习惯后,才能够做到从心所欲,这是每一个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后记
看完于丹的这本书后,我才发现网络上有些关于于丹的负面新闻,名气大是非多这本也难免,只是一本书的价值真的就一定要与作者的品格或者行为关联起来吗?
对于孔子的印象,其实我很小的时候,就看到过一本文革时期“批林批孔”的漫画书,我依稀记得那里面将孔子叫为“孔老二”,极尽侮辱与嘲讽。
于丹教授在书末尾写了一篇《论语》的温度---代后记,提到即是心得,千颗心有千种所得,万颗心有万种所得,我们不能苛求别人的心得与自己的一样。正如易中天老师在序中所言,于丹眼中的孔子,不一定就是历史上真实的孔子,但这就是我们需要的孔子,我们欢迎这样的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