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笔记读书

读书笔记 | 万万没想到

2017-07-10  本文已影响45人  Little青橘
读书笔记 | 万万没想到

这本书的书名很有吸引力,很容易引发读者的好奇心。我的领导说这是一本“厕所书”——在上厕所时消遣看的书,哈哈,但是我并不这么认为。说实话,我觉得这是本书有点烧脑。书中用大量的理工科思维来做分析,对于学文的我来说理解起来就有点费力了。 分享以下几个我印象深刻的点:

1、坏比好重要

损失厌恶:人们喜欢获得而害怕失去。但是人们怕的不是损失,而是负面感情,因此人们对负面情感的重视程度总是超过正面感情。这就会引起负面偏见。

比如说:我们更容易用缺点去记住这个人,更容易记住、在意那对方做错的事情,而忘记他做的一些好事。一件坏事足以影响和覆盖很多好事。

不过这个损失厌恶可以很好的在营销推广上应用,比如“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强调损失营造一种危机感增加助推力。

由于每个人都有负面偏见,也就不难理解对方为什么这么做这么想了。但是放到自己身上,我们要想的是,如何不被负面偏见带走,特别是在做决策的时候如何保持一份理性,这个需要我们不断地自察、反思和总结,每天花一些时间回顾当天,有哪些地方是自己用负面偏见去看别人评价别人,哪些事情是受负面偏见的影响,最好写下来便于后期提醒自己。希望我们都能在关键时刻超越本能———看到好的冒险机会敢上,遭遇损失却不放在心上。看到好人好事主动夸,听说坏消息却能够保持淡定。

2、理解随机性

有些事情是无缘无故地发生的,发生就是发生了,不必去追问缘由,我们不能从中获得什么教训,不值得较真,甚至根本就不值得采取行动。为偶然事件大惊小怪,甚至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幼稚的表现。

这点深有体会,生活中常听到有人说我吃了什么拉肚子,打死再也不吃了;我做了什么,打死再也不做了;或许这可以让自己避免一切损失,但是也阻挡了美好的可能。对于保守派可能倾向于如此,事情的一次小小影响就足以让他们全盘否定。其实这其中也存在负面偏见,多少有点不太理性。其实有些偶然的错误和成绩不值得深究,不应该急于否定和评判,先了解清楚状况、发生的概率、产生的影响、是否能够接受这几个方面后再下定论也不迟。

独立随机事件的发生是没有规律和不可预测的,在数据足够多的情况下,人们可以找到任何自己想要的规律,只要你不在乎这些规律的严格性和自洽性。

这让我想起星座、血型和生肖,有些人很信这个,其实仔细想想如果地球上人类就单纯被划分为12种性格和命运的话,那真的太荒谬了。我不排斥,把它作为茶余饭后的一个调侃电和乐子也是不错的。人的经验、认知和理解都有限,理解随机性后,我们在生活中不会再轻易地大惊小怪。

3、 如何自控

对成功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自控。自控的人不仅工作干得好,而且更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更能从别人的角度思考,更不让容易出现偏执和抑郁之类的心理问题。

看到这里的时候不禁让人反思,自控没那么简单呐,但也没那么难。要做到自控需要强大的意志力,但是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我们在工作中的意志力多了,生活中的意志力就会减少。

做选择会消耗意志力,比如淘宝、逛街,容易让人决策疲劳;这一点也经常被用在营销上,先易后难,先要求消费者对一些价格低的东西选择,等消费者选累了,再介绍价格贵或者附加的可能你根本不需要的,结果这时候意志力薄弱很容易听从导购意见,且这种购物体验评价往往更高。

那要如何提高意志力来更好地自控?书中介绍的好的自控方法就是好习惯+自我监视,那种自我暗示的办法调节情绪对提高意志力其实没作用。好习惯就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日常小事来提高意志力,经常去做那些不习惯做的事,意志力就会得到锻炼和提高。比如经常用右手用鼠标,可以尝试换到左手;工作时候背部挺直收腹,记录自己的时间花费;经常刷朋友圈就给自己设置固定的时间其他时间不刷,饭后站立半小时等等。我认为可以建立个提高意志力清单,每周或每月给自己安排其中几项,相信坚持下来会发现自己越来越自控。自我监控就是利用一些小工来记录督促自己,比如记录花费,记录时间,或者参加打卡小组支付押金等等。重要的是去行动,从小事做起。

4、高效上网

互联网时代充斥着大量的信息,我们很容易就被不时弹出的消息或者广告给带走注意力,比如APP推送、公众号推送、网站广告等等,我们进行着很多碎片化阅读,无形中减少真正的阅读时间。李笑来老师曾说过说注意力是最重要的财富。没错,我们需要重视注意力,我们需要采取措施保护我们的注意力。所以上网也讲究目的性,要有意识的去选择和过滤,专注于我们想要的信息,精简公众号订阅,关闭无用的信息提示。人的精力有限,不要被无关信息给干扰。给自己更多的时间留在线下思考问题才更有意义。

作者给出高效冲浪的方法:随便翻翻、略读和精读。也就是先集中再采取行动:首先选择集中时间去挑选出自己想看的文章并存放下一个地方。接着就是一篇篇看留下要精读的删除无用的,最后找时间仔细读完那些精选下来的文章。

作者建议我们没必要去阅读每一篇订阅的文章即使它是付费的。我也认同,哪有时间看,挑选其中对自己重要自己感兴趣的就可以了。 这种阅读的方法其实是种宽框架思维,先集中再选择,有利于我们做出决策。列清单就是一个这样的应用,把自己想看的书看的电影先搜集罗列,之后再从中挑选。不过这地方如果一个人决策疲劳那好像也没有多大效果了,但总归是节约时间的。

这本书突破常人的认知去发掘新思维,“万万没想到是这样的”就是作者想传达的最重要的感受吧。这世界真假虚无,说复杂不复杂,说简单不简单,多补充点理性知识有益无害,有助于我们建立更健全的三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