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孤独的态度,决定了你是否优秀
2011年,我上大三。炙热的暑假期间,我和舍友黄恒、小龙从汉中来西安做了两个月的销售工作。工作结束的那天,黄恒早早动身回家了。我醒来时,已经中午十二点。宽敞的三人宾馆空荡荡的,窗外往日的喧嚣被寂静笼罩。
我快速给小龙发了短信,询问他到底干什么去了,怎么离开时不打声招呼。等待小龙回复短信的过程漫长而煎熬。我的视线巡视着房间内的所有物体,桌子、电脑、柜子、拉箱……一切都很静默。我骤然之间感到极大的孤独和落寞,这种心绪从来以前没有感受过。我愤怒异常,责备这两个家伙抛弃了我。晚上小龙回来,骄傲地说自己泡妹子去了。
那会对西安很不熟悉,也没有几个朋友,我不知道该去哪里。无奈之下,我躺在床上把玩着手机。半小时后,孤独宛如疾风暴雨袭击我的心灵,我招架不住,赶紧打开电脑,播放着汪峰的音乐,并将声音调到最大。对,我不是欣赏音乐,而是让高声的音乐压制住我的孤独。
这就是2011年时,我对待孤独的态度。我相信有太多人与我有着同样的经历和感受。
2016年的当下,我已经享受上了孤独。半生不熟的朋友聚会时,听着客气无聊的对话,我很厌烦,思绪已经漫游到了独自在房间读书的场景,并且我告知朋友,真就这么做了。
从往日的渴望热闹变成当下的享受孤独,不知觉间,我用了5年。在这5年的空闲独处时光里,我阅读关于哲学、小说、历史、心理学、营销战略等方面诸多书籍,同时不停地反省和追溯自我,可以说对自我的了解已经达到很深的境界。
通过长久的享受独处,我发现自己对很多事情的看法都有了更加个性的视角和本质的看法,这一点令我及其喜悦。上次刚换工作后,公司要求全体员工穿白色短袖、黑色长裤和皮鞋,无神论者、自由主义的我对这种束缚及其抗拒。
公司创始人看了我第一天撰写的文章后,通过人力资源主管的口碑传达想与我沟通的想法,而这个举动在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于是第二天,我和老板聊了半小时,中途,我真诚提出对穿正装的抗拒。令我惊讶的时,老板竟然特批我自由穿衣。后来我拒绝束缚,还是离开了公司,但我对创始人和招聘我的人力资源主管充满深深的感恩。
我想,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对孤独的态度由恐惧转变为享受的态度带来的。
我很喜欢周立波,但在一次访谈中,周立波坦诚说自己很害怕孤独。那一刻,我明白了孤独与年龄无关,与个人修炼有关。
所以,根据我对待孤独的5年心路历程,我总结为3点关键性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1、觉察
觉察是佛教和心理学词汇,我在过往的文章中二次提及过。在这里,觉察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看自己的念头。
当你无可奈何,只能一个人待在空荡的房间,强烈的孤独感袭击你时,你可以放音乐,看电影,都无妨。但在这个过程中,你尝试着以观察者的角色看看脑袋中在想些什么,也就是佛家讲的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念头是思维的游戏,而在独处的环境下,念头多半犹如连绵不绝的污浊流水,让你恼怒不已。
当你以观察者的角色看待自己的念头和举动时,你会模糊地明白些什么。感觉不再那么害怕孤独。到底明白什么,我不能告诉你,需要你自己去体验。
2、学习
当你带着觉察之心持久地待在孤独的房间时,逐渐地,你会发现脑海中不停跳动的念头慢慢地停止了,脑袋、身体、房间好像会恢复了平静,而你有些喜欢这种平静。
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找点感兴趣或者提升自己的事情来做了。比如阅读写作、绘画、插花、做饭、练瑜伽、跑步……主导权都回落在你的身上。
在做事的过程中,孤独会经常性的向你袭来,没关系,请按照1的指示行动。这时你会觉得,孤独就像小偷,你打盹时就会来到你家,但你醒来时,小偷就会消失。
3、 认知
在觉察和学习的阶段,我没有告知你孤独是人生常态,给你摆出一大推道理,只是让你亲自去体验。你将会对孤独的恐惧转变为其他的感受,等待你自己去挖掘。
到达这个境界时,你会对伤心、愤怒、失望、悲伤有一种新的喜悦的感受,这些负面情绪不再能控制你的心和行为。
为什么会这样?
觉察是一种修行的法门,当你将觉察的法门运用在接纳孤独上时,通过持久的觉察,你就会自然地将觉察运用在其他负面情绪上。
如果你悟性高的话,就会明白,情绪是思维的游戏,而思维并不是你自己。情绪从“无”中来,也从“无”中消失。
当你达到这样的境界时,孤独是简直是个香饽饽的屁,一种平静的喜悦之情会从心底升腾起来。
这些认知我不会讲过多,因为这是心灵成长科目的范畴。同时,面对孤独的态度和了解自我,是每个人自我的修行,别人永远替代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