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 育儿育己之规矩建立的必要性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会遇见很多规矩。小时候是父母给我们立规矩,上学是学校给我们立规矩,再后来是社会、工作给我们立规矩。我们在一层层的适应里变得愈发循规蹈矩。
在面对孩子的教育里,我时常也会困惑,我自己是一个超级循规蹈矩的人,我是否需要给孩子不断的立规矩呢?我对孩子的要求是否会太多呢?从小我的父母对我有很多要求,而今我的父母认为过于宠溺孩子。
想想会觉得,孩子可以抱在怀里的日子有限,可以宠爱的日子有限,故而总觉得在建立好品质的基础之上,要多宠爱一些。
以下是关于一些规矩的思考。
1.哭闹
某种程度,大人总是很怕孩子哭,总会极力控制孩子不要哭。可有时我会觉得哭也是一种表达,为什么我们要遏制孩子的这种情绪宣泄的表达呢?
在这种允许孩子哭,又不想孩子哭的挣扎里,会告诉孩子有话好好说,哭没法解决问题。同时,也会在孩子很悲伤时,对她说,你可以哭,但要冷静下来,因此也就有由着她哭的时候。
需要让孩子知道,哭是被允许的,我们有哭的权力,但不要试图通过大哭大闹获得自己想要的。哭,只是个人情绪的一种表达。
2.专注
孩子专注力的培养从来都不容易。从小一点一滴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而要破坏这专注力却很容易。
在婴童时期,孩子在玩玩具时,不要打扰他,让他沉迷其中,让他感受专注的力量。
在读书学习时期,孩子做作业时,要训练他专注完成作业的习惯,不要这里摸摸、那里玩玩,更不要动不动叫他或打扰他。
本来人的专注力就有限,如果人为的打乱他们,专注力的培养就更加不容易。
一开始的专注力培养,或多或少都带有限制性的意味,可无论如何这方面的规矩总要立起来,越小越有必要。
3.不说谎、不欺骗、不逃避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哪怕再小的孩子,他也一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
我们需要让孩子知道,犯错不可怕,但犯错之后要用于承担而不是试图掩盖或欺骗。
永远不要让孩子在欺骗里受益,否则他很快就学会欺骗。
生活里有很多规矩,它们融汇于生活的点滴,这需要为人父母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此为孩子树立并引导其正确的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