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之城巢湖文海诗情激荡,自由飞翔

“老师”的流行,其实是老师的悲哀

2019-04-07  本文已影响13人  孟婆的碗不空
“老师”的流行,其实是老师的悲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师这个称呼开始时髦起来了。

打开电视,看综艺节目,已经是满屏的“老师”了,其实往一些人称呼“老师”,我并不反对,比如说何炅,比如说崔永元,比如说陈道明,比如说刘欢。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干出了一番成绩,很有一些心得和经验,尤其是人品也站得住,堪称同辈中的榜样人物,被人叫做“老师”是众望所归。这都还正常。

但现在看一些节目,尤其是有比赛性质的综艺里,你就会发现除了选手称呼那些裁判自己的人为“老师”外,几乎人们见面都彼此称呼“老师”了。甚至招呼后台的什么人拿个凳子,都要尊称一声“老师”了。(声明我没有任何瞧不起后台的的意思)

看着“老师”这一称呼这样普遍,我似乎应该高兴,“老师”似乎是一个香饽饽了,想当年人们见面互称“师傅”,实在是因为工人师傅是领导阶级,身为工人就是比平常人高一级,所以称呼别人师傅准没错。但细一想,就又有些泄气。说实话,看着一些流量明星坐在裁判席上堂而皇之地接受比自己年龄大的选手叫“老师”,还对自己全不理解的表演指手画脚,外行指导内行一顿后,台上的选手竟然还恭顺地唯唯连声,我就郁闷得很,这个世界怎么啦?就这样的也和我一样是老师?我不知道他们这些网红和我成了同行,我是该惊喜,还是该惊悚。

老师是干什么的?一千多年前,韩愈韩老先生早就告诉了我们,“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你业不精甚至是不懂,给人家又能解什么惑呢?看着这样的“老师”,煞有其事地指点人家选手的时候,我恨不得钻进电视里去棒喝,吼一句“就别祸祸人了!你这样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样子,你爹妈知道吗”?

韩愈老夫子当年话说得很直接,“授之书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也就是说仅仅教人家书本告诉人家怎么断句的人这些还不是老师,或者说这样的人仅仅算作是经师,还不能称得上是人师,一个人师,也就是说一个真正的老师应该言行为范,为学生的表率,像一盏明灯,即使学生有一天离开老师了,老师的光芒也足以辉映他的一生。当学生遭遇人生的磨折时,会想,如果是我的老师碰到这样的事,他会怎样做?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才是真正的“传其道,解其惑”。

惭愧,我也不是这样的老师,但我一直在向我心中这样的理想老师看齐。而那些在台上表演的“老师”呢?他们又能教给学生什么呢?怕是连句读一类的都不能吧?为了拉票动不动就往男嘉宾腿上坐,这一类的技艺那是天赋,实在是不可学的东西啊!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说人要随处学习,任何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或者借鉴的地方。可不是说随便一个人就可以披件“老师”的斗篷,去接受别人的三拜九叩的。

也许你要说了,不叫“老师”那叫什么?叫同志?师傅?美女?大兄弟?我就叫老师怎么了?除了村的,除了老的,我就不兴叫个时髦的吗?

看!老师真的是走红了!

悲哀!“同志”一词已经祸祸完了,“师傅”也成了老古董,不知道现在这个“老师”又能时髦多久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