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文章,很多名家都用过这一招
![](https://img.haomeiwen.com/i2677301/d42cf00e136781a9.jpg)
文|李娜
-1-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写作的大军中,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这句话。想要写出好的文章,想要获取更多的知识,想要掌握更多的技能,就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实现。
有些人说,我不学习也一样能生存下来。
是的,只是他也许不知道,他也是一路学习过来的。就好比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他来到这个全新的世界,他的所见所闻,无一不是他学习的载体。他向父母、老师,或者身边的人学习说话,学习吃饭,学习骑自行车,学习开车,这些都是通过模仿他人来达到的。
如果一个人停止学习,那么他的思想,他的能力便会停滞不前,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朱光潜说,模仿和学习本来就不是两件事,“学”就是借鉴别人的智慧,“习”就是长期反复的练习,使之变成一种习惯。
说白了,学习其实就是模仿与借鉴的过程。
纵观古今在文学史上有过伟大建树与成就的“大家”,无不是模仿的高手。
梁启超说,如何才能做成一篇文章,这是规矩范围内的事,规矩是可以教、可以学的。
牛顿说,我之所以比前人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在我们读书的时候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老师总是要求我们背诵课文和知识要点,许多人以为只是应付考试。殊不知,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将别人的知识与技能或者方法变成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2-
个人认为,学习写作,可以从模仿优秀的散文开始入手。
为什么是散文,而不是别的?
因为散文的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抒情,可叙事,可描写,可议论……
散文的立意可简单清新,自然流畅;也可深邃隽永,婉转含蓄。
篇幅也不受限制,可短小精悍,也可篇幅冗长(本人灼见,散文以篇幅短小精悍为好,2000字左右,或者不超过1000字为妙 ,过于冗长的篇幅会有拖沓之感)。
散文可以体现的是一种思想,也可以是一种情感,或者一种论断。
我们平时写的杂文、游记、随笔等等都属于散文范畴。
-3-
重点来了,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写散文?
昨天在齐帆齐老师的自媒体课写作群里,听大唐遗少的分享,他说到一个写作秘诀,那就是——抄书。
其实,抄书古来就有,今人更是不少。
苏东坡曾抄过《汉书》和《唐书》,有时还不止抄一遍,并且还经常鼓励别人也抄书。
鲁迅从小就喜欢抄书,什么《野菜谱》《五木经》《晋书》《台州丛书》……一本《嵇康集》抄了三遍。
我国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将《曾国藩日记》《西洋伦理学史》《离骚》全都认真抄了一遍,晚年尤其爱抄唐诗。
……
我在学习写作的这一年时间里,在简书和公众号一共写了20多万字(包括未公开的文章),几乎全都是散文,别的体裁(诗歌、小说和喜剧)我暂时还没有深入研究过。
由于时间、精力和认知都很有限,至今我仍然没有完整的抄过一本书,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倒是看了一些散文集,比如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和《民国大师美文录》,但我觉得最为有效的办法是先抄写后背诵。
我用这个方法,轻松背诵600多字的散文
上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散文的特点有如下三点:
1.形散而神不散;
2.意境深邃;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朱自清的《春》堪称典范,大家都比较熟悉,所以我选择从它下手。
当然,我们的目的不是复制,但这至少算得上是一条捷径。在我们学习之初,模仿是最好的老师。但一味地模仿只是一种复制,因为别人的经历和情感是无法复制的,我们学习的只是方法,然后加入我们自己的经历与情感,写出有自己特色的文章来。
(齐帆齐自媒体课)
往期散文:外婆家的年味,是我记忆深处最温暖的回忆
别忘了在文末点个❤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