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普通人如何开启知识变现之路?

2017-10-23  本文已影响195人  演讲教练李超满

1

知识付费时代,有些真相大家必须得了解。

一般来说,一个人在一个领域至少得积累3年的时间,才能成为一个专家。

当你幻想花99元或199元或几百元跟着大咖在线学习一段时间(最长学习时间一般为1年),就能让自己脱颖而出成为很厉害的人,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毕竟大咖的成长花了很长的时间,人家的学习方法比你牛,输入输出都比你强,也花了那么多时间成才,你凭什么能花比大咖更短的时间成才?

例如我们熟知的“李叫兽”——百度最年轻的90后副总裁,人家上初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刻意学习各种认知方法论,到他成为百度副总裁,也差不多花费了10年左右的时间。

无可否认,现在流行的各种线上线下课程,有些比较全面,但对于提供知识的生产者或者作者来说,收费越高,给的内容价值才越高。

所以,大家要学习高手的学习方法、技能、思维,除了长期关注高手,还得线下与高手多连接,或者自己花大量的时间刻意练习。

学习除了追求高效之外,耐得住寂寞也很重要。

关于高效学习,推荐我以前写过的一篇文章《为什么你“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原因竟然是…

2

如何实现知识变现?

一、知识生产者输出知识要带有个人独特的见解,这是一种人格化背书。

人格化背书有三种方式:

1、自我背书

本身自己或团队有较强的影响,例如奇葩说出品的“好好说话”。

2、平台背书

如果你的知识产品能登录得到APP就是很强的背书。

3、权威第三者背书

如果你的知识产品有马云等大佬为你站台,销量一定不会太差,例如得到APP上第一个上线的订阅专栏“李翔商业内参”得到了马云、雷军、柳传志等商界大佬的背书。

二、判断清楚自己是否拥有知识变现的条件。

1、要靠知识持续变现,你得是个人物。

个人品牌的影响力达到一定程度、粉丝数量突破一定的临界点,粉丝具备较强的粘性。

话需这样说,知识变现也需要不断尝试,你能持续提供有质量、有价值的内容,并且能找到合适的变现模式就可以。

人是一个品牌,可以说,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品牌,个人品牌价值越大,所产生的商业价值就越大。

怎样判断是个人物?

有较高的知名度,例如达人、专家、学者、名人、明星等,或者是在某个范围内,某个圈子中有一定知名度的人。

拥有一批粉丝或用户,愿意为你付费。

拥有别人所不具备的稀缺资源、技能、知识等。

2、能长期输出优质内容的人才适合知识变现。

有些知识IP,我们看到现在红得一塌糊涂,以为是运气,但我们大多数人不清楚,过去人家至少5年、10年默默无闻的付出和努力。

能够将自己的知识打造成产品的知识IP们,离不开过去的长期积累。没有人随随便便的成功。

知识IP和纯网红不一样。有些网红靠颜值起家,但知识IP多数是靠个人的知识才华起家,知识IP越来越大后,也会被称为“知识网红”。

碎片化学习的确越来越流行,但只会碎片化学习的人只会不断为深度学习、系统学习的付费。

三、知识变现需要将知识体系化。

知识生产者专注自己的内容输出,你不知道哪天你的读者会为你感动或者疯狂喜欢上你,所以,你需要沉得住气,坚持做内容,用时间的力量去打动你的用户。

世界最怕一辈子坚持的人。

有人担心会问,假如方向错了呢?

在这个时代,一个人养活自己很容易,无论干什么都饿不了肚子。如果你喜欢知识创造、知识分享,即使收入暂且低点,又如何?如果你的知识还无法创造出更大的价值,那可能是积累还不够。

罗辑思维是知识自媒体的标杆,目前国内第一知识IP应该属于罗辑思维。罗辑思维原本靠罗振宇每天坚持60秒语音起家,但随着发展的壮大,罗辑思维已经进入了规模化、规范化经营。

但起步阶段的发展,离不开,罗胖提供的高质量、有趣味、有态度的知识。

知识IP应该怎样将自己的内容打磨至极致?

一、具备专业性。

虽然碎片化学习是一种趋势,但知识要具备深度及专业见解,才能打动用户,让用户产生付费冲动,你碎片化学习的知识,用户也会,而深度是一般人学不来的。

二、聚焦某个细分领域。

找到一个自己擅长的领域,不断精进,进入前20%,你能影响其余80%的人,这是80/20定律,一直管用,成为某个领域的头部,就相当于形成了寡头效应,起到了几乎垄断的局面。

三、多维度发展策略。

今天在得到APP听罗振宇讲了一节音频,内容是《终身职业规划》,里面举的例子值得大家参考。

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想好了,自己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成为最好的男高音。

所以,他一辈子几十年都在唱男高音,他做到了。

帕瓦罗蒂用就是头部策略,成为男高音界的顶尖大师。

而同样是另外一名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多明戈,在自己唱了50年男高音之后,宣布转型,回归男中音,另外,着手转型做指挥。

多明戈既能唱男高音,也唱男中音,也做指挥。因为唱男高音会随着年龄的递增受到影响,多明戈会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以及学习新的技能——指挥。

多明戈一样发挥得很好,而且各个领域都很优秀,他用的是多维度发展策略。

所以,我们做知识IP,要不在某个领域要靠前的专长,要不几个技能加起来得分很高、综合能力强。

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1、专注某个领域。

其实也是打造自己的专业知识,持续优化,持续深入,提升专业深度。例如,演讲这个领域,跟演讲有关的书籍、视频、课程你学习的量要足够大。

2、跨学科学习。

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的临界线会变得越来越模糊,要找到知识间的互相联系。

以演讲为例,不仅仅只是单纯学习演讲技巧,也应该去学心理学、写作学、逻辑学、营销学等。

3、找到每门学科的知识源头。

去读每门学科的经典著作,能为自己学习某一门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4、不断进行输出。

懂得知识并不等于会用知识,知识只有输出,运用出来,才能真正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从而丰满自己的知识体系。

罗振宇曾经说过的话:做内容是一个下苦功的事。每天早上6点起床,每天发1条60秒语音,坚持3年,先把苦吃了再说。

3

做自媒体,其实我才刚刚开始,从2015年开始写公众号文章,陆陆续续坚持了接近3年的时间,写了200多篇原创文章,但对于1000天左右的时间,写了200多篇的文章其实并不多,也就大约平均每5天写了一篇文章。

2017年的输入和输出都开始增大,今天这篇文章已经是2017年的第75篇原创文章,大概平均每3天我就能输出一篇文章。

再往下坚持,就是平均两天输出1篇文章,甚至每天输出1篇文章。

我希望持续的坚持能为自己带来更多的改变。

内容创业、分享知识这条路,我会死磕到底,希望我们一起为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而努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